[实用新型]散热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305.4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庭强;廖文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块;尤其涉及一种使电子装置的外壳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笔记本计算机的应用与使用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各种不同结构的笔记本计算机都需要够强的结构特性与散热能力才能满足用户经验与系统性能的需求。而目前市面上笔记本计算机的散热鳍片与外壳,藉由风扇产生气流吹向散热鳍片,与鳍片进行热交换后,再经过外壳的开孔区域将热带出系统外。于此流程之中,外壳并无明显的散热应用与效益,而仅仅是作为散热用的通道而已。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外壳亦具有散热效益的散热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散热模块。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用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含一发热组件,该散热模块包含:
一内部散热鳍片组,与该发热组件连接,用以导出该发热组件所产生的一热能;
一风扇,与该内部散热鳍片组连接,用以产生一气流流向该内部散热鳍片组以带走该热能;以及
一外部壳体,包含一外部散热鳍片组,该外部散热鳍片组与该内部散热鳍片组平行交错。
其中,内部散热鳍片组包含多个第一鳍片及多个第二鳍片,多个第一鳍片与多个第二鳍片平行交错。
其中,多个第一鳍片的长度较多个第二鳍片长。
其中,散热模块更包含上散热板及下散热板,分别设置于内部散热鳍片组的上方及下方。
其中,散热模块更包含热导管,内部散热鳍片组藉由热导管与发热组件连接,以导出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能。
其中,热导管设置于下散热板与内部散热鳍片组之间。
其中,两散热板为硅胶材质。
其中,外部散热鳍片组为金属材质。
其中,外部散热鳍片组包含多个外部散热鳍片,多个外部散热鳍片彼此的间距为3.1mm。
其中,每一第一鳍片及与之对应的一第二鳍片的间距为1.2mm。
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俯视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分别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是用于一电子装置200上,其例如是一笔记本计算机。电子装置200包含发热组件210,发热组件210例如是中央处理器、绘图芯片或是北桥芯片等会发热的电子组件。散热模块的作用即在于散发发热组件210产生的热能,以预防发热组件210因过热而损坏。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散热模块包含内部散热鳍片组110、风扇120、外部壳体130、热导管160、上散热板140及下散热板150。如图1及图2所示,内部散热鳍片组110藉由热导管160与发热组件210连接,藉以导出发热组件210所产生的热能。而风扇120则与内部散热鳍片组110连接,用以产生气流流向内部散热鳍片组110,从而将热能带往外部壳体130。外部壳体130则包含一外部散热鳍片组132,外部散热鳍片组132与内部散热鳍片组110平行交错,作为辅助散热鳍片以帮助散热。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内部散热鳍片组110包含多个第一鳍片112及多个第二鳍片114,其中第一鳍片112与第二鳍片114平行交错;且第一鳍片112的长度较第二鳍片114的长度长。藉由此设计,可增加散热的效果。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每一第一鳍片112及与之对应的一第二鳍片114的间距d1实质上约为1.2mm,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外部散热鳍片组132包含多个外部散热鳍片132a,该些外部散热鳍片132a平行于出风方向,可形成良好的热交换面积。而内部散热鳍片组110穿插于外部散热鳍片组132间,使外部散热鳍片组132与内部散热鳍片组110通过对流与辐射方式增加热交换面积,达成辅助散热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MT贴装设备同步送料机构
- 下一篇:电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