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的无线应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3291.6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龙加洪;许雄飞;陈军;卓敬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加洪;许雄飞;陈军;卓敬清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李发军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比较 式臭袋法 无线 应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嗅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的无线应答系统。
现有的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气体浓度,是先将三只无臭袋中的二只充入无臭空气、另一只则按一定稀释比例充入无臭空气和被测恶臭气体样品供嗅辨员嗅辨,当嗅辨员正确识别有臭气袋后,再逐级进行稀释、嗅辨,直至稀释样品的臭气浓度低于嗅辨员的嗅觉阈值时停止实验。每个样品由6名嗅辨员同时测定,最后根据嗅辨员的个人阈值和嗅辨小组成员的平均阈值,求得臭气浓度。具体测定流程如下:
1)由配气员(必须是嗅觉检测合格者)首先对采集样品在3L无臭袋内按特定稀释梯度配制几个不同稀释倍数的样品,进行嗅辨尝试,从中选择一个既能明显嗅出气味又不强烈刺激的样品,以样品的稀释倍数作为配制小组嗅辨样品的初始稀释倍数。
2)配气员将18只3L无臭袋分成6组,每一组中的三只袋分别标上1、2、3号,将其中一只(在配气记录表中记录该袋子编号)按正确的初始稀释倍数定量注入取自采样瓶或采样袋中样品后充满清洁空气,其余两只仅充满清洁空气,然后将6组气袋分发给六名嗅辨员嗅辨。
3)六名嗅辨员对于分发的三只气袋分别取下通气管上的塞子,对三只气袋中气体进行嗅辨比较,挑出有味气袋,并在嗅辨记录纸上记录。
4)全员嗅辨结束后,配气员对嗅辨员的嗅辨结果进行比对,计算正解率、嗅辨阈值和臭气浓度,最后决定是否进行下一稀释比。
现有的三点比较式嗅袋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气量少等优点,但答案比对、计算过程全靠手工,费时费力。国内外已有动态嗅辨仪器,采用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配气自动化和答案比对的信息化,这种动态嗅辨仪虽然减轻了工作量,实现了自动化,但耗气量是传统的三倍以上,这给样本气体采集和运送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了克服现有的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实验中,答案比对繁琐和计算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的不足或现有动态嗅辨仪器耗气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的无线应答系统,该实验系统在不改变传统方法优点的同时,采用无线传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实现答案比对和结果计算的自动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的无线应答系统,包括PC控制端,其结构特点是,所述PC控制端与一信号无线收发模块相连,该信号无线收发模块与多台无线应答机通信;所述无线应答机包括处理器、驱动模块、应答机信号无线收发模块、显示模块、键盘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应答机信号无线收发模块、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相连;所述处理器与驱动模块双向通信;所述驱动模块与应答机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双向通信。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为了便于存储记忆,所述无线应答机还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与驱动模块双向通信。
所述无线应答机还包括指示灯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驱动模块分别与该指示灯模块相连。
所述无线应答机还包括扬声器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驱动模块分别与该扬声器模块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器为51单片机。
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C89LE58RD+40I‑LQFP44G。
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C89LE58RD+40I‑LQFP44G。
所述键盘模块为3×3矩阵键盘;所述显示模块为12864G‑086‑PC液晶显示模块;所述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和应答机信号无线收发模块型号均为CC1101;
所述存储模块的型号为AT24C0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无线应答机为6台,供6名嗅辨员使用。
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用于处理嗅辨实验的样品管理、实验控制、答案比对、报表生成和嗅辨员管理等任务,此系统提供无线通讯接口,满足现行嗅辨实验中的数据通讯、数据处理的要求,实现清晰、直观、简便的人机交互,大大提高嗅辨实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样品的管理、报表生成、嗅辨员管理及实验的控制;用无线传输技术和单片机技术实现答案的自动比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加洪;许雄飞;陈军;卓敬清,未经龙加洪;许雄飞;陈军;卓敬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3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场车辆停放信息采集及车辆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矿用磁控遥控发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