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束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309.7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6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燮申;辛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的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扎线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将线束线缆用扎带扎起,固定时通过双面粘胶粘结于底板上。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固定前需对粘结面去油、去污,操作麻烦。如果没有做到完全的去污、去油,即使黏上,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脱胶现象。
另一种方法是在底板上打孔,线缆穿过尼龙夹头后用固定件安装于底板上。这种方式连接可靠,但事先需要在连接位置打工艺孔。不同规格的产品需要不同的孔,设计上零件样式多变。如果出现多余的孔,孔的位置容易进灰,在照明面上会有一摊黑色痕迹,影响电梯的美观。
另外,这两种方式如果需要调整位置非常不方便,双面胶在取下后就无法使用,需要更换新的;紧固件需要拆除后重新开孔并紧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它可以将线束扎起后通过磁力吸附在底板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扎带固定扣,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磁性体;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面为一平面;所述扎带固定扣设置有一用于使扎带穿过的开孔。
所述磁性体的磁力大小为1~20N。
所述磁性体与固定底座通过整体成型,使磁性体包覆在固定底座内;所述磁性体的中央设置有一用于固定的通孔。
所述固定底座分为上部罩壳、下部罩壳;所述磁性体固定设置于上部罩壳与下部罩壳所组成的空腔内;上部罩壳与下部罩壳通过卡口锁紧,或者通过粘结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底座的投影大小为2~100平方毫米。
所述固定底座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
所述固定底座的材料为导磁材料铁,或者非导磁材料塑料。
所述固定底座与扎带固定扣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借助磁性材料与铁互相吸引的特性,使整理、固定线束变得方便,并且能够轻松移动固定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扎带与固定装置的配合,线束在整理后直接吸附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不是通过紧固件与底板连接,无需在底板上进行开孔等操作,省去安装前的额外工序;也无需使用双面胶等易于老化的粘结物,不用进行去油、去污等清洁工作,安装更加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a是图5b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固定底座, 2为扎带固定扣,
3为磁性体, 21为开孔,
31为通孔,
10为扎带, 20为线束,
11为上部罩壳, 12为下部罩壳,
13为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扎带固定扣2,扎带固定扣2用于与扎带10配合,能够将线束20扎起,起扎起、整理线束20的作用,扎紧后扎带10形成环状,不会与扎带固定扣2脱开;固定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磁性体3,固定底座1通过磁性体3吸附在底板上;
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可以选用不同大小的磁性体,磁性体3的磁力大小为1N至20N之间;过小的磁力无法保证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吸附可靠,而过大的磁力会使固定装置的安装及调整变得困难;
固定底座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三角形等形状;
固定底座1的投影大小可以为2平方毫米至100平方毫米之间;尺寸过小,装配时操作会不方便,尺寸过大会占用较多的轿内空间,会对其他零件的安装产生影响;
固定底座1的底面为一平面,通过该平面与轿顶板吸附,无论那个方向,都可以牢固地连接在轿顶板上。
磁性体3与固定底座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以下几种:
通过整体成型,将磁性体3包覆在固定底座1内;磁性体3的中央有一个通孔31,通过顶针将磁性材料固定模具内,通过注塑的方法,就可以使磁性体3被塑料完全包覆,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机空气用旋转接头
- 下一篇:一种轻型阀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