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式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9900.0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宪杰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46;E06B7/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直接与墙体结合的窗式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在建筑上的应用目前主要是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建筑物顶上,需要较大的空间进行安装,占用空间大,影响了建筑物外形的美观,且介质流道内的介质流阻大,换热效率低,且热损失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没有边框,成本很低,工艺简单,便于安装,不占用室内空间,将太阳能与建筑巧妙结合,不会影响建筑物外形的美观,便于维护,有利于实现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的窗式太阳能集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窗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从墙体窗口外侧嵌入的集热器压框,在所述集热器压框插口内镶有透明盖板,在位于墙体窗口内侧设有覆盖窗口的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与集热器压框之间的容置空间内装设有太阳能吸热装置。
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是由吸热板及设置在吸热板下部的介质流道构成,介质流道的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分别从装饰板伸出,介质流道的结构可根据介质的种类进行选择。
优先地,所述介质流道是由集管,与集管并联连接的排管构成,集管的 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分别从装饰板伸出。
优先地,所述介质流道是一具有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的方管,该方管的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分别从装饰板伸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窗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构造一集热器压框,在所述集热器压框位于墙体外侧的开口上装设有透明盖板,在位于墙体窗口内侧的开口上装设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与集热器压框之间的容置空间内装设有太阳能吸热装置,该集热器压框装设在墙体窗口内直接与墙体结合为一体,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的介质流道结构可根据介质的种类进行选择,与传统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没有边框,成本很低,工艺简单,便于安装,不占用室内空间,将太阳能与建筑巧妙结合,不会影响建筑物外形的美观,便于维护,有利于实现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在节能建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窗式太阳能集热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窗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II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窗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太阳能吸热装置的介质流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窗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太阳能吸热装置的介质流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窗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提供一种窗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从墙体窗口外侧嵌入的集热器压框10,在所述集热器压框10插口内镶有透明盖板20,在位于墙体窗口内侧设有覆盖窗口的装饰板30,所述装饰板30与集热器压框10之间的容置空间内装设有太阳能吸热装置40,装饰板30通过紧固件与墙体60固定连接,所述集热器压框10位于墙体外侧的开口上设有插槽11,透明盖板20的侧边插入该插槽11内与集热器压框10固定连接,所述透明盖板20与集热器压框10结合处填充有胶粘材料,所述集热器压框10设有翻边12,该翻边12通过紧固件与墙体60固定连接。
所述介质流道42的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与装饰板30的连接处装设有防尘圈70。
所述装饰板30的内侧装有保温材料90。
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40是由吸热板41及设置在吸热板41下部的介质流道42构成,介质流道42的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分别从装饰板30伸出,介质流道42的结构可根据介质的种类进行选择。
所述装饰板30与集热器压框10之间的窗口四壁涂覆有防水隔湿材料100,确保内部保持干燥。
如图4所示,当介质流道42中的介质为水、防冻液等液态介质时,所述介质流道42是由集管43,与集管43并联连接的排管44构成,集管43的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分别从装饰板30伸出。
如图5所示,当介质流道42中的介质为空气等气态介质时,所述介质流道42是一具有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的方管,该方管的介质进口端和介质 出口端分别从装饰板30伸出。
所述集热器压框10内侧壁上装设有固定托架80,介质流道42与固定托架80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宪杰,未经杨宪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9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平衡轴支座的上支座侧孔钻孔工装
- 下一篇:一种玻璃棉复合夹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