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静脉穿刺投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9227.0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菲;李平;欧文斌;于海峰;叶苓;李朴;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静脉 穿刺 投影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协助医护人员在静脉穿刺时找血管的一种便携式静脉穿刺投影仪。
背景技术
静脉穿刺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治疗疾病和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有些病人血管细小,或因肥胖等原因造成血管不明显,还因为一些外伤失血过多,血管不充盈,导致护士在静脉穿刺时很难成功,延误了治疗时机,或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协助医护人员在静脉穿刺时找血管的一种便携式静脉穿刺投影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近红外发射装置、近红外接收装置、图像处理系统、投影装置和热镜,近红外发射装置是由若干个φ5mm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并联而成,近红外接收装置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图像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投影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近红外发射装置发射出的近红外线通过热镜发射后投到目标区域。近红外发射装置的每个半导体发光二级管发出近红外线的波长为850nm。近红外接收装置是一个高解析摄像机,近红外发射装置和近红外接收装置装有800nm近红外线滤色镜,近红外线发出和返回均通过近红外线滤色镜的过滤,近红外线滤色镜为只有近红外线能透过的光学镜片。所述的热镜为阻隔近红外线的光学镜片,热镜与近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光束成45度角。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后再通过投影装置直接在目标区域投影。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利用去氧血红蛋白的特异性吸收光谱,经过光电转换和图象处理,将体表静脉血管的影像投影到体表,以便于医护人员准确、快速地为患者实施静脉穿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提高护士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病人减轻痛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近红外发射装置 2、近红外接收装置 3、图像处理系统 4、投影装置 5、热镜6、近红外线滤色镜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近红外发射装置、近红外接收装置、图像处理系统、投影装置和热镜,近红外发射装置是由若干个φ5mm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并联而成,近红外接收装置2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系统3的输入端相连接,图像处理系统3的输出端与投影装置4的输入端相连接,近红外发射装置1发射出的近红外线通过热镜5发射后投到目的区域。近红外发射装置1的每个半导体发光二级管发出近红外线的 波长为850nm。近红外接收装置2是一个高解析摄像机,近红外发射装置1和近红外接收装置2装有800nm近红外线滤色镜6,近红外线发出和返回均通过近红外线滤色镜6的过滤,近红外线滤色镜6为只有近红外线能透过的光学镜片。所述的热镜5为阻隔近红外线的光学镜片,热镜5与近红外发射装置1发出的光束成45度角。图象通过图像处理系统3和投影装置4直接在目标区域投影。具体操作时接通电源,将病人预穿刺的目标区域与近红外发射装置1发出的光束平行,近红外线滤色镜6正好只可以让850nm的近红外线通过,透过近红外线滤色镜6的光束通过热镜5反射到目标区域,再原路返回将图象信号送到近红外接收装置2上,近红外接收装置2再将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到图像处理系统3上,因为静脉血液中的去氧血红蛋白对近红外线的吸收峰值最高,图像处理系统3通过投影装置4将图象投影到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就能清晰的呈现出静脉的图象,此时医护人员就可以准确地找到病人的静脉血管,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9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装置
- 下一篇:影音内容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