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7552.3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招锦荣;招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宏兴 |
主分类号: | B01D33/01 | 分类号: | B01D33/01;B01D33/46;B01D3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快速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
目前污泥脱水装置有很多,比较典型的如中国专利201110227816.4公开了“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和与其连接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两侧分别有污泥泵送结构和压力挤压结构。压力挤压机构与连接支撑板之间设置框板式压滤机构,但是该装置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脱水时间长(通常每脱水一次需要2‑3小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能力强的污泥快速脱水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污泥脱水装置存在的内部结构复杂、处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上液压支撑板和下液压支撑板,在上液压支撑板上安置有上油缸,在下液压支撑板上安置有下油缸,在上液压支撑板和下液压支撑板之间安置有挤压腔,挤压腔两侧设有污泥入料口,两个污泥入料口相对于挤压腔中心轴对称;上油缸输出端连接上端滤液收集腔,上端滤液收集腔位于挤压腔内上方,上端滤液收集腔背部安装有滤液抽吸口,下油缸输出端连接下端滤液收集腔,下端滤液收集腔位于挤压腔内下方,下端滤液收集腔底部一端设有滤液出口,上端滤液收集腔和下端滤液收集腔内均设有脱水支撑孔板,脱水支撑孔板上覆有筛网,筛网由与脱水支撑孔板相配合的筛网固定环固定在脱水支撑孔板上,在挤压腔的一侧通过支架在下液压支撑板上固定有刮刀驱动机构,在挤压腔两侧下方设有料斗。所述刮刀驱动机构由刮刀驱动油缸以及刮刀驱动油缸输出端连接的刮刀构成,所述刮刀呈楔形结构,宽度与滤网匹配,刮刀的上下两个平面安装有弹性金属丝,刮刀下方两端安装有刮刀定位的滑块。所述脱水支撑孔板为开多排孔的板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进行模块化安装,可以一台或多台同时工作,大大提高了设备的适应性。设备采用正六面体的厢式结构,并采用液压支撑板作为支撑部件,便于单元间的匹配组装,节约成本。挤压腔为长方形筒形结构,在增加过滤面积的同时,方便刮刀比较容易除去筛网上的滤饼。筛网采用不锈钢滤网,有较好的强度和刚性。上端滤液收集腔背部安装有滤液抽吸口,可在滤饼的背面形成负压,增加过滤动力,可以很好地降低滤饼的含湿量,减小过滤周期。刮刀安装金属丝可便于清洁筛网中的颗粒,方便污泥脱水,使滤饼含固量提高。本实用新型脱水一次2分钟左右,而且运行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水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水支撑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水支撑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筛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刮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端滤液收集腔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端滤液收集腔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脱水工艺流程图。
图中:1‑机架,2‑上液压支撑板,3‑下液压支撑板,4‑上油缸,5‑下油缸,6‑挤压腔,7‑污泥入料口,8‑上端滤液收集腔,9‑滤液抽吸口,10‑下端滤液收集腔,11‑滤液出口,12‑脱水支撑孔板,13‑筛网,14‑筛网固定环,15‑料斗,16‑刮刀驱动油缸,17‑刮刀,18‑金属丝,19‑滑块,20‑泥浆,21‑泥浆泵,22‑真空泵,23‑滤饼传送带,24‑污水槽,25‑污泥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宏兴,未经招宏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7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料生产用的组合式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周边传动刮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