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吸船吸泥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6511.2 | 申请日: | 201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理志;王家友;蒋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烟台环保疏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92 | 分类号: | E02F3/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吸船吸泥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挖泥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绞吸船吸泥嘴。
背景技术
绞吸挖泥船的吸泥嘴(也称异形吸口)是常磨损的部件之一,在实际使用中其磨损的情况看,吸泥嘴前半部分磨损较重且出现不同的磨损率:即吸泥嘴左侧的磨损程度比右侧的严重,这是由于绞刀壁转动过程中,挖掘、疏导的泥土在进行吸泥嘴时程序一定的角度,这时吸泥嘴的内腔壁面呈现左侧的“迎土面”和右侧的“非迎土面”,“迎土面”由于要接受泥土的冲击,其磨损显然要大于“非迎土面”的磨损,这就形成在报废时非迎土面的厚度仍然在允许使用的范围情况,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吸泥嘴的壁厚合理分布、两侧使用不等壁厚、在铸造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寿命长、降低使用成本的绞吸船吸泥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绞吸船吸泥嘴,是由嘴体组成,其特征是嘴体的左侧迎土面的厚度大于右侧非迎土面的厚度。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左侧迎土面的厚度是右侧非迎土面的厚度的一倍及以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嘴体的左侧迎土面的厚度大于右侧非迎土面的厚度,这样合理分配了嘴体的壁厚,加大易磨损的迎土面的厚度,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左侧迎土面的厚度是右侧非迎土面的厚度的一倍及以上,合理分配了壁厚,在铸造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使用寿命一倍以上,假设现有技术吸泥嘴原壁厚两侧相同均为50mm,本实用新型采用迎土面壁厚70mm、非迎土面壁厚30mm,两者进行实际使用对比,按照磨损报废时残存壁厚度20mm来测算,本实用新型的吸泥嘴的使用寿命较现有技术提高近一倍,这样大大节省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绞吸船吸泥嘴,参照图1,是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绞吸挖泥船的吸泥嘴的嘴体1的左侧迎土面2的厚度大于右侧非迎土面3的厚度,这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绞吸船吸泥嘴,参照图1,是铸造成型的一体式嘴体1的左侧迎土面2的厚度大于右侧非迎土面3的厚度,左侧迎土面2的厚度是右侧非迎土面3的厚度的一倍及以上,本实施例左侧迎土面壁厚为70mm,右侧非迎土面壁厚30mm,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一种绞吸船吸泥嘴,参照图1,是铸造成型的一体式嘴体1的左侧迎土面2的厚度大于右侧非迎土面3的厚度,左侧迎土面2的厚度是右侧非迎土面3的厚度的一倍及以上,本实施例左侧迎土面壁厚为60mm,右侧非迎土面壁厚30mm,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一种绞吸船吸泥嘴,参照图1,是铸造成型的一体式嘴体1的左侧迎土面2的厚度大于右侧非迎土面3的厚度,左侧迎土面2的厚度是右侧非迎土面3的厚度的一倍及以上,本实施例左侧迎土面壁厚为90mm,右侧非迎土面壁厚30mm,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烟台环保疏浚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烟台环保疏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6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