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架结构及旋转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6268.4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1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何荣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药恒瑞美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架 结构 旋转 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吊架结构及旋转座机构。
背景技术
血管机是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通过血管机的辅助,医生能看清楚患者血管及血流情况,以便实施手术。手术室里,用于监视患者实时血管及血流情况的血管机监视器通常需要通过一个专门的吊架悬挂起来,这个吊架一般具有移动,升降等功能,从而方便医生将吊架上的监视器调整到到需要的位置。
目前常见的吊架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以GE公司血管机产品为代表,监视器吊架以弹簧臂为主支撑臂,该吊架通常包含导轨,滑车,弹簧臂,上连接柱,下连接柱,监视器架等部分。其二是以飞利浦的血管机产品为代表,监视器吊架以电动升降立柱为主支撑臂,该吊架通常包括导轨,滑车,旋转座,电动升降立柱,监视器架等部分。
目前这两种吊架方式,均还有不足之处。
其一,GE的弹簧臂吊架,见专利号 CN201020282631.4,该臂优点是增加了弹簧臂方案监视器吊架的稳定性,降低了掉下来的风险。缺点是医生想要调整监视器到合适的位置时,需要对弹簧臂的操作比较熟练,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该方案在需要移动监视器吊架时,采用人工推动显示器架扶手,推力传递到滑车上,让滑车能沿着导轨移动。其中这个保持滑车沿着导轨移动的推力是有法规要求的,其被限制在一定的符合人机工程学和安全要求的范围,所以需要一个能调节这个推力的装置。而该专利提供的偏心轴承装置来实现这个推力调节功能。用该装置调节推力时,实际操作非常麻烦,而且这种方案在滑车沿着导轨移动一段时间后,通常推力会发生变化,超出原先设定的范围,需要定期调节偏心轴承装置,以期维护这个推力。此外该方案吊架由于采用弹簧臂,与该弹簧臂连接的关节较多,而这些关节等机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差,在推动和旋转监视器架时,通常会造成监视器架的晃动。
其二,飞利浦的血管机吊架,采用电动升降立柱,配合能两个方向移动的导轨,该吊架能方便地在导轨上移动。医生想把监视器架移动到想要的位置,操作非常简单,比弹簧臂方案更易操作。监视器架能沿着安装在升降立柱和滑车之间旋转座进行旋转。但由于该方案的旋转座设置在升降立柱和滑车之间,该旋转座距离监视器架上的推动把手较远,医生在旋转和推动监视器架时,整个监视器架连同升降立柱晃动很厉害,影响了监视器架在推动和旋转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吊架结构,以解决滑车推力调节不方便,不可靠,以及监视器架推动和旋转过程中晃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吊架结构,包括导轨和滑车,所述滑车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立柱、旋转座以及监视器架,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滑车连接,所述升降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旋转座连接,所述旋转座连接所述监视器架,包括第四支撑轴、第四轴承座和旋转力矩调节装置,所述第四轴承座旋转连接在第四支撑轴上。
所述的吊架结构,其中,所述第四支撑轴固定安装在升降立柱的下端面上;
所述的吊架结构,其中,所述旋转座还包括用于限制旋转座旋转角度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第四支撑轴的底端面上。
所述的吊架结构,其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四支撑轴底端面上的限位盘、固定在所述限位盘上的限位杆、以及设置在第四轴承座的下端面上的限位柱。
所述的吊架结构,其中,所述第四支撑轴的下端设置有锁紧垫圈和圆螺母锁紧固定。
所述的吊架结构,其中,所述旋转力矩调节装置设置有两组,并对称分布在第四轴承座上。
所述的吊架结构,其中,所述旋转力矩调节装置包括一摩擦块,所述摩擦块抵触所述第四支撑轴。
所述的吊架结构,其中,所述旋转力矩调节装置还包括蝶形弹簧、第三调节螺钉和套筒;所述摩擦块和蝶形弹簧设置在所述套筒内部,所述第三调节螺钉压接所述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三调节螺钉与摩擦块之间,所述摩擦块的一端抵接所述第四支撑轴,所述摩擦块的另一端抵接所述蝶形弹簧。
所述的吊架结构,其中,所述第四轴承座的下端还设置有防尘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药恒瑞美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药恒瑞美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6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流分区式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电运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