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固态器件的绝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6046.2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邓永峰;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博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固态 器件 绝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固态器件的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固态器件的绝缘结构。
目前,高压固态器件普遍包括有铁心1、底筒2、高压绕组3和低压绕组4,底筒2套装于铁心1内,低压绕组4缠绕于底筒2上,高压绕组3缠绕于低压绕组4外(见图1)。对于高压固态器件的绝缘处理,是在低压绕组4和高压绕组3之间设置组间绝缘层5,在底筒2外高压绕组3、低压绕组4和组间绝缘层5间灌装环氧树脂胶6。现有的组间绝缘层为管状结构,其高度与高、低压绕组的高度相等,高、低压绕组的蠕变距离仅为组间绝缘层的厚度,容易形成电荷积累,当电荷容量积累到一定时候便会释放,形成电晕或击穿。而当高压固态器件出现电晕、爬电、击穿等现象时,就会造成器件的损毁,严重影响了器件可靠性和寿命。在工业生产中,为了保证可靠的绝缘,常常要把组间绝缘层的高度增加,从而增大蠕变距离,以保证较好的绝缘强度,但这不仅增加了高压固态器件的体积和重量,也增加了高压固态器件的生产成本,不能满足设备小型化要求。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固态器件的绝缘结构,在不改变高压固态器件的体积的情况下,增大了绕组间的蠕变距离,避免了高压固态器件出现电晕、爬电、击穿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固态器件的绝缘结构,所述的高压固态器件包括铁心、底筒、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所述的底筒套装于铁心外,所述的低压绕组缠绕于底筒上,所述的高压绕组缠绕于低压绕组外;所述的高压固态器件的绝缘结构包括有设置于低压绕组和高压绕组之间的组间绝缘层和灌装于底筒外高压绕组、低压绕组和组间绝缘层上的环氧树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间绝缘层是由设置于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之间的管状绝缘板和连接于管状绝缘板顶端的环形绝缘板组成,所述的环形绝缘板内边缘与管状绝缘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环形绝缘板位于高压绕组的上方。
所述的管状绝缘板和环形绝缘板之间为圆弧过渡结构。
所述的管状绝缘板、圆弧过渡结构和环形绝缘板为一体塑性结构。
所述的管状绝缘板、圆弧过渡结构和环形绝缘板为一体塑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组间绝缘层是由管状绝缘板和环形绝缘板组成,绕组间的蠕变距离即为组间绝缘层的厚度加上两倍环形绝缘板的环形宽度,在基本不改变组间绝缘层高度的情况下,增加了蠕变距离,避免了高压固态器件出现电晕、爬电、击穿等现象,增加了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且绕组间具有较长的蠕变距离,避免了高压固态器件出现电晕、爬电、击穿等现象,增加了高压固态器件的使用寿命。
图1是现有的高压固态器件绝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间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2,一种高压固态器件的绝缘结构,高压固态器件包括铁心1、底筒2、高压绕组3和低压绕组4,底筒2套装于铁心1外,低压绕组4缠绕于底筒2上,高压绕组3缠绕于低压绕组4外;高压固态器件的绝缘结构包括有设置于低压绕组4和高压绕组3之间的组间绝缘层5和灌装于底筒2外高压绕组3、低压绕组4和组间绝缘层5上的环氧树脂胶6;见图3,组间绝缘层5是由设置于高压绕组3和低压绕组4之间的管状绝缘板51和通过圆弧过渡结构52连接于管状绝缘板51顶端的环形绝缘板53组成,环形绝缘板53内边缘通过圆弧过渡结构52与管状绝缘板51固定连接且管状绝缘板51、圆弧过渡结构52和环形绝缘板53为一体塑性结构,环形绝缘板53位于高压绕组3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博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博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6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涂胶和码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线圈曲折形导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