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湍流式除尘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986.X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莫显坤;钟忠;袁文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世环废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0/0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湍流 除尘 脱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湍流式除尘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废气和垃圾焚烧所产生的废气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如果工业企业和垃圾焚烧站不对这些废气进行处理便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会使得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细颗粒物的含量增加、导致空气受到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控制废气的排放量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申请人在2008年9月3日申请了一种“水溶分离式废气处理装置”(专利号为ZL200720080927.6),其主要由水气溶合机构和水气分离结构组成。其中水气溶合结构包括带有扇叶的风机,风机的进风口接有进气管,风机内还通有进水管。水气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腔室,其顶部设有排气管,其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气管进入分离腔室并伸向分离腔室的底部,风机的出水孔和分离腔室上部的进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排出的污水经由排水管外接污水处理池。由于这种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废气在装置内的停留时间较短,因此该装置对废气中的气态及微粒污染物进行吸收处理的效果不甚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让废气在其内部进行充分停留,以有效去除废气中所含的污染物的湍流式除尘脱硫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湍流式除尘脱硫系统,它主要由湍流塔、风机、环形清洗装置和水溶处理装置组成;
上述湍流塔包括密闭中空的柱形壳体、以及固定在柱形壳体内腔中的喷淋环管和多层独立的湍流导流体;喷淋环管位于柱形壳体内腔的上部,多层湍流导流体叠放设置于喷淋环管的下方;喷淋环管与外部入水管相连通;每个湍流导流体均包含一湍流层和一导流层,湍流层位于导流层的上方;湍流层由若干个湍流管水平有序排列而成,上述位于中间层的湍流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小孔,且这些开有小孔的湍流管均与外部入水管连通;导流层则由若干个喷淋直管垂直有序排列而成,每个喷淋直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小孔,所有喷淋直管均与外部入水管连通;柱形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系统总进气口和湍流排水口,柱形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湍流出气口;
上述环形清洗装置包括密闭中空的环形壳体、以及活动设置在环形壳体内腔中的若干个清洗球;环形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清洗入气口和清洗排水口,环形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清洗出气口;上述清洗入气口方向和清洗出气口方向均与环形壳体的环形方向相切;
上述水溶处理装置包括密闭中空的柱形外壳、以及设置在柱形外壳内腔中的导风轴和导风片;其中导风轴呈中空柱状,并固定在柱形外壳内腔中的中上部;导风轴的下部开口与柱形外壳内腔相通,导风轴的上部开口于柱形外壳的外部相通、并形成系统总出气口;导风片呈螺旋状的环绕在导风轴的外侧壁上;柱形外壳的底部开设有水溶排水口,柱形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水溶进气口;
上述风机的入风口与湍流塔的湍流出气口相连通,风机的出风口与环形清洗装置的清洗入气口相连通;环形清洗装置的清洗出气口与水溶处理装置的水溶进气口相连通。
作为改进,在湍流塔中,每2层湍流导流体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隔。
作为改进,在湍流塔中,湍流层和导流层之间设有一溢水挡环;此时与每层导流层相对的湍流塔的柱形壳体上各开设有至少一个溢流排水口,上述所有溢流排水口均与外部入水管相通。
作为改进,在湍流塔中,位于下层的溢流排水口的个数要多于位于上次溢流排水口的个数。
作为改进,在湍流塔中,喷淋环管与外部入水管直接连通;湍流层的湍流管和导流层的喷淋直管通过水阀与外部入水管连通。
作为改进,在环形清洗装置中,环形壳体的内腔中还设有一夹层,该夹层为布满孔的环形板。
作为改进,在环形清洗装置中,环形壳体上还设有清洗球投放口。
作为改进,在水溶处理装置中,其导风轴的中轴线与其柱形外壳的中轴线重合。
作为改进,在水溶处理装置中,导风片的起始端位于水溶进气口一侧。
作为改进,湍流塔内湍流导流体的个数为2~100个,湍流层中的湍流管的个数为10~50个,导流层中的导流管的个数为6~30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设备能在运行中自行产生水雾,克服了传统用喷咀喷水在风力作用下水雾会化成水或水珠而难以与废气中的粒状污染物溶合的难关;
2、清洗球在环形清洗装置持续运动,使得杂质不会在环形清洗装置内部堵塞;
2、产品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
3、设备在运行中长期不需清洗;
4、操作简单、维护、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世环废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世环废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轮发电机定子汇流排的强迫循环蒸发冷却装置
- 下一篇:液压缸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