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校园宿舍楼热水器热水收集与使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982.1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铁旭 |
主分类号: | F24D17/00 | 分类号: | F24D17/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园 宿舍楼 热水器 热水 收集 使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工程及应用领域和工业及民用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许多校园的学生宿舍楼的每个宿舍都安装了热水器,这给大家提供了方便,但目前存在两个问题:
1.热水器在使用前需要烧水,需要同学们等待10-15分钟才能洗澡。
2.在洗完澡之后,热水器内又常常会存一些热水而未被利用,时间一长,热水也变冷水了,造成了热量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校园宿舍楼热水器使用后,剩余热水的收集和利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校园宿舍楼热水器热水收集与使用系统,该热水收集与使用系统包括:进热水管,出热水管,A排冷水管,热水器,A保温水箱,普通水箱,临时保温储水箱,A保温管,A气压平衡管,B保温管,B排冷水管,热水管,冷水管,C排冷水管,C保温管,温度计,B保温水箱,B气压平衡管,C气压平衡管,D保温管,A水位监控装置,A流量计,水位监测装置,A水温监控开关,A开关,A水泵,B水泵,D排冷水管,自来水进水管,B水位监控装置,B流量计,A手动开关,B开关,B水温监控开关,B手动开关,C流量计,C开关,D开关,冷热水混合阀,喷头,E保温管,出水开关.
热水器处的结构:
热水管与冷水管的一端均与热水器相连,两者的另一端通过冷热水混合阀与喷头相连;
自来水进水管的一端与冷水管相连,另一端与自来水水网相连,自来水进水管上装有C开关;
D排冷水管的一端与冷水管相连,另一端与A排冷水管连接,D排冷水管上装有D开关;
E保温管的一端与热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出热水管相连,E保温管上由靠近热水管的一端向着远离热水管的一端依次装有B水温监控开关,B手动开关和C流量计;
B保温管的一端与热水管相连,另一端与临时保温储水箱的底面相连接,B保温管上装有B开关;
临时保温储水箱的顶面接A保温管的一端和A气压平衡管的下端,临时保温储水箱内装有B水位监控装置;
A保温管的另一端与进热水管相连接,A保温管上由靠近临时保温储水箱的一端向着远离临时保温储水箱的一端依次装有B流量计和A手动开关;
校园宿舍楼热水器热水收集与使用系统中共有四个与之相同的结构,以并联连接的方式连接在进热水管、出热水管和A排冷水管上;
进热水管的一端与B保温水箱底面连接,另一端与通大气,出口高于B保温水箱顶面;
C保温管的一端伸入到B保温水箱内,接近于B保温水箱的顶面,另一端与A保温水箱内的B水泵连接,C保温管上由上向下依次设有A流量计和温度计;
出热水管的一端伸入到A保温水箱的底部,另一端接E保温管;另外三个热水器的E保温管并联在出热水管上;
A排冷水管的一端与C排冷水管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接第四热水器的D排冷水管,另外三个热水器的D排冷水管并联在A排冷水管上;
C排冷水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普通水箱的底部,C排冷水管上连有B排冷水管;
普通水箱的顶面接有B气压平衡管,靠近底部接有出水开关,内部设有水位监测装置;
B排冷水管的一端与C排冷水管连接,另一端连接A保温水箱的底面,B排冷水管上设有A水温监控开关;
A保温水箱的内部设有A水位监控装置,底部设有一B水泵,A保温水箱的底面与D保温管的一端连接,A保温水箱的顶面设有C气压平衡管;
B水泵与C保温管下端相连;
D保温管的另一端与其它区域的该系统的D保温管或相应的用来连接各区域该系统的D保温管的热水交换系统相连接,D保温管上由靠近A保温水箱到远离A保温水箱依次设有A开关和A水泵;
B保温水箱的底面高于临时保温储水箱的顶面,临时保温储水箱的底面高于热水器的顶面,热水器的底面高于A保温水箱的顶面,A保温水箱的底面高于普通水箱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校园宿舍楼热水器使用后,剩余热水的收集和利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校园宿舍楼热水器热水收集与使用系统的整体效果图。
图2第一热水器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铁旭,未经刘铁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