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222.0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贺利民;王国权;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瑞福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28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反应釜。
反应釜作为一种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需要满足反应进行的各种条件,比如温度。在高温下才能进行反应的,反应釜可以进行加热,需要常温或低温进行反应的,反应釜设有冷却装置,可以及时带走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但现有的很多反应釜仅仅是在釜身外设置一些蛇形的冷却管而已,冷却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反应釜内的反应效果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高效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反应釜,包括釜体、进料口、出料口和转轴,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釜体上方,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釜体下方,所述转轴的一端带有叶片,且该端从所述釜体上方伸入所述釜体内部,所述釜体的外表面螺旋缠绕有若干根冷却管。
优选地,所述冷却管为一根,入口位于所述釜体上方,出口位于所述釜体下方。
优选地,还包括小冷却管,所述小冷却管从所述釜体上方伸入所述釜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小冷却管螺旋盘绕在伸入所述釜体内的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和所述叶片不接触,所述小冷却管的出入口位于所述釜体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反应过程的实际需要,从反应釜内部和外部分别或同时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和效率,维持反应温度,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反应过程的实际需要,从反应釜内部和外部分别或同时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和效率,维持反应温度,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轴和小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釜体2、进料口3、出料口4、转轴
5、冷却管6、小冷却管7、叶片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釜体1、进料口2、出料口3和转轴4,所述进料口2位于所述釜体1上方,所述出料口3位于所述釜体1下方,所述转轴4的一端带有叶片7,且该端从所述釜体1上方伸入所述釜体1内部,所述釜体1的外表面螺旋缠绕有1根冷却管5,入口位于所述釜体1上方,出口位于所述釜体1下方。还包括小冷却管6,所述小冷却管6从所述釜体1上方伸入所述釜体1内部。所述小冷却管6螺旋盘绕在伸入所述釜体1内的所述转轴4上,且与所述转轴4和所述叶片7不接触,所述小冷却管6的出入口位于所述釜体1的上方。
使用时,可以根据反应过程的实际需要,从反应釜内部和外部分别或同时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和效率,维持反应温度,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瑞福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瑞福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