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红树林湿地采样的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158.6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荣;陈丕茂;李娜;秦传新;唐振朝;余景;黎小国;舒黎明;周艳波;李国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树林 湿地 采样 辅助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红树林湿地采样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由生长在热带海岸泥滩上的红树科植物(常绿灌木或乔木)与其周围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红树林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红树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是天然的海岸防护林;红树林可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红树林促淤造陆,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因此,为了保护和维持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平衡及作用,对红树林的研究意义重大。
在红树林研究中,研究人员常需徒步进入林中进行现场测量及采样等工作。由于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沿岸滩涂,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红树林湿地中调查及采样作业时易陷入泥中,特别是长期在某固定位置站立及移动时这种情况更甚,很容易被泥中的树根、石块等物割伤,测量和采样等工作难以开展。目前对于在红树林湿地徒步调查及采样作业,还没有较为实用的辅助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红树林湿地采样的辅助工具,该辅助工具为工作人员徒步在红树林湿地中调查采样带来了安全和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红树林湿地采样的辅助工具,包括脚踏板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拆装的设置在脚踏板上且垂直脚踏板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杆在垂直方向上均布有若干刻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踏板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填充泡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踏板的上端面设有带螺纹的凸条,所述支撑杆底端为与凸条连接配合的螺纹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邻刻度的间距为1mm,刻度的最高处与支撑杆底端的距离为1.5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踏板及支撑杆均由不锈钢制成,所述把手包括焊接在支撑杆顶端且与支撑杆等直径的不锈钢横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脚踏板增大了与泥泞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工作人员站立在脚踏板上不容易下陷至泥内,避免了腿脚的受伤,支撑杆除了可以为站立人员提供扶靠支撑的作用,当单独使用时,其上设置的刻度方便用于测量红树林中树木部分尺寸指标,提高调查采样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红树林湿地采样的辅助工具,包括脚踏板1和支撑杆2。脚踏板1为尺寸是55×30×3的矩形体结构,人可以轻易的站立在上面。支撑杆2为6mm的圆管,可拆装地设置在脚踏板1上且垂直脚踏板1的上端面,支撑杆2的顶端连接有把手3,该把手3的作用是用人手将支撑杆2从脚踏板1上取出,防止取出支撑杆2时打滑脱落。支撑杆2在垂直方向上均布有若干刻度4。
在本实施例中,脚踏板1增大了与泥泞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工作人员站立在脚踏板1上不容易下陷至泥内,避免了腿脚的受伤。支撑杆2除了可以为站立人员提供扶靠支撑的作用,当单独使用时,其上设置的刻度4方便用于测量红树林中树木部分尺寸指标,提高调查采样工作的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脚踏板1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填充泡沫板或泡沫块,减少了脚踏板1自身的重量,达到进一步减小徒步调查过程中下陷现象。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脚踏板1的上端面在距离短边5cm的位置设有带外螺纹的凸条5,支撑杆2底端为与凸条5连接配合的内螺纹结构,达到牢固固定支撑杆2和底板的作用。并且由于两者通过螺纹旋接方式连接,使得支撑杆2和脚踏板1方便组装、拆卸、携带方便,放置时也不占用较大空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相邻刻度4的间距为1mm,刻度4的最高处与支撑杆2底端的距离为1.5m,将支撑杆2从脚踏板1中旋出后,利用刻度4能准确测量树木部分尺寸指标,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脚踏板1及支撑杆2均由不锈钢制成,把手3为焊接在支撑杆2顶端且与支撑杆2等直径的不锈钢横管。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