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溅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4264.2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3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祥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7/32;A43B1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防溅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防溅鞋。
背景技术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随着科学不断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鞋不再是单一用于对脚的保暖,在外形和结构上都不断在更新换代。
目前,在下雨的时候,由于人体走路的姿势和鞋体本身的结构,人在行走时,经常将混有泥巴的雨水甩到衣裤上,脏了衣物,而且很多人在行走时容易滑倒,走路时间长了,地面通过鞋底对脚掌跖骨的冲击会造成脚不舒服,而且脚容易产生变形,造成损伤,所以现有的技术存在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低成本、穿着舒适、并且可以防止泥水溅射到身上、减震、防滑的一种多功能防溅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构成如下:一种防溅防滑减震鞋,包括鞋底和鞋面,在鞋底的前端对应于脚掌跖骨的区域设置有缓冲槽,在鞋底上设置有与鞋底底面形成倾斜角的减震斜孔,在鞋底的鞋跟处设置有防止雨水溅射到裤子的“U”型倾斜曲面。
缓冲槽的槽体宽30mm~60mm、高度为3mm~5mm,在缓冲槽内安装有筋肋。
减震斜孔的孔对称中心线X与鞋底的水平面的夹角α为40°~60°。
“U”型倾斜曲面处于鞋底底面的一端A点与处于鞋后跟的一端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为60mm~70mm,B点与鞋底底面的垂直高度H为13mm~18mm。
在缓冲槽内安装有2根~5根筋肋。
在鞋底的前端设置的减震斜孔的孔径为3mm~6mm。
在鞋底的中端、后端设置的减震斜孔的孔径为8mm~1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舒适合脚的优点,而且设计巧妙、成本低、可以防止泥水溅射到身上、减震、防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缓冲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鞋跟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鞋跟局部放大图;
图5为减震斜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7为图3的D-D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鞋底,2-鞋面,3-缓冲槽,4-减震斜孔,5-“U”型倾斜曲面,7-筋肋,8-鞋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一种多功能防溅鞋,在制作该防溅防滑减震鞋时,在其鞋底的前端对应于脚掌跖骨的区域制作出缓冲槽,同时在鞋底的前端、中部及后端按均匀排列方式制作出与鞋底底面形成倾斜角的减震斜孔,并在鞋底的鞋跟处制作出防止雨水溅射到裤子的“U”型倾斜曲面,通过这样的设置,人体在行走时,起到防溅、减震、防滑的作用。
减震斜孔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减震斜孔的孔对称中心线X与鞋底的水平面的夹角α为40°~60°。
一种防溅防滑减震鞋,包括鞋底1和鞋面2,在鞋底1的前端对应于脚掌跖骨的区域设置有缓冲槽3,在鞋底1上设置有与鞋底底面形成倾斜角的减震斜孔4,在鞋底1的鞋跟处设置有防止雨水溅射到裤子的“U”型倾斜曲面5。
缓冲槽3的槽体宽30mm~60mm、高度为3mm~5mm,在缓冲槽3内安装有筋肋7。
减震斜孔的孔对称中心线X与鞋底的水平面的夹角α为40°~60°。
“U”型倾斜曲面5处于鞋底底面的一端A点与处于鞋后跟的一端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为60mm~70mm,B点与鞋底底面的垂直高度H为13mm~18mm。
在缓冲槽3内安装有2根~5根筋肋7。
在鞋底1的前端设置的减震斜孔4的孔径为3mm~6mm。
在鞋底1的中端、后端设置的减震斜孔4的孔径为8mm~10mm。
本实用新型的清爽鞋的鞋底1和鞋面2采用采用技术,其所用的材质和生产工艺和普通市面上出售的鞋一样,清爽鞋的专用鞋底可用于制作休闲鞋、运动鞋和皮鞋等。
本实用新型中,在鞋底1的前端对应于脚掌跖骨的区域设置有缓冲槽3,设置缓冲槽3的目的是避免步行时底面通过鞋底对脚掌跖骨的直接冲击,起减震缓冲作用;同时,缓冲槽3也使脚步行重心后移,可减少步行时鞋跟的甩动幅度,为了增加缓冲槽3的牢固性,在槽内设置有2根~5根筋肋7;并且在步行时缓冲槽3对地面有啮合作用,起到防滑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祥,未经王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4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