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顶灯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3937.2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振;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艺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7/2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王楚鸿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顶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LED光源发光的吸顶灯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吸顶灯具结构越来越普及使用LED光源了,但由于LED光源在照射时光线强度从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弱,而且有很多光线是直接照射到天花顶的表面,因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吸顶灯的照射光度和浪费了光线。虽然,现有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把光线集中或减少光线浪费的LED灯具,但这些LED灯具由于结构等的各种原因,未能对原有的LED光线的光线强度有所加强或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增强LED灯具的照射强度、不浪费照射光线的吸顶灯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顶灯具结构,包括底板、灯罩和LED光源,所述的灯罩内设有非球面形状的反光杯。通过反光杯的作用,把原本从灯罩外侧透出照射到天花板的光线折射回灯具内,向外侧照射的光线通过多次折射,最终基本从吸顶灯具结构的中部向下垂直射出,达到光线强度加强和光线集中的效果。且该反光杯采用特殊结构的非球面形状,能达到意向不到的光线折射效果和照明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杯的非球面的弧度与LED光源的高度之比为1:0.1~1:1。当反光杯的非球面弧度与LED光源的高度比例达到上述要求时,能把该吸顶灯具结构的光线照射的折射效果达到最佳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杯的非球面的弧度与LED光源的高度之比为2:1。此比例为最优的方案,也是常用尺寸的LED吸顶灯具结构的使用最佳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光杯上涂有反光涂料层。该反光涂料层为常用的反光涂料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吸顶灯具结构使用LED光源和特征结构形状的反光杯,能把原本透射到天花板的光线通过折射返回至灯具内,即弱化了光线透射出天花板的强度和增强了吸顶灯具结构的照射强度,照射光度和效率比原来提高了1.5倍,且结构简单,不需要对原有的吸顶灯具结构做出较多的结构改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顶灯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顶灯具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吸顶灯具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板1、灯罩2和LED光源3,所述的灯罩内设有非球面形状的反光杯4。通过反光杯的作用,把原本从灯罩外侧透出照射到天花板的光线折射回灯具内,向外侧照射的光线通过多次折射,最终基本从吸顶灯具结构的中部向下垂直射出,达到光线强度加强和光线集中的效果。且该反光杯采用特殊结构的非球面形状,能达到意向不到的光线折射效果和照明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杯的非球面的弧度与LED光源的高度之比为2:1。当反光杯的非球面弧度与LED光源的高度比例达到上述要求时,能把该吸顶灯具结构的光线照射的折射效果达到最佳效果。此比例为最优的方案,也是常用尺寸的LED吸顶灯具结构的使用最佳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光杯上涂有反光涂料层。该反光涂料层为常用的反光涂料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艺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艺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3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子灯
- 下一篇:新型全向Ta2O5-TiO2高反射黑板照明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