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PPT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2811.3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莉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ppt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电路,特别涉及一种MPPT的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太阳光,是一种最常见且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其中,太阳能充电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便因此而诞生。MPPT控制器的全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Tracking)太阳能控制器,是传统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的升级换代产品。MPPT控制器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VI),使系统以最高的效率对蓄电池充电。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系统中,协调太阳能电池板、可充电电池、负载的工作,是光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件。
MPPT系统是一种通过调节电气模块的工作状态,使光伏板能够输出更多电能的电气系统能够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有效地贮存在可充电电池中,可有效地解决常规电网不能覆盖的偏远地区及旅游地区的生活和工业用电,不产生环境污染。
目前,具有MPPT技术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多使用在中、大功率的充电情况中,其方案多是“DSP+分离器件”或“可编程器件+MPPT专用集成电路”构成,因其成本较高,很难在对成本敏感的小功率产品或普通消费产品中进行使用。
那么,如何提供一种MPPT充电电路,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MPPT充电电路,能够在满足保护完善、精确跟踪、高效率等优越性能的基础上,降低电路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PPT充电电路,包括:PV板、单片机、Buck变换电路、电平转移及MOS驱动电路、无输入失调的取样放大电路、可充电电池;其中,所述PV板向所述Buck变换电路提供电源输入;所述单片机输出的PWM信号经所述电平转移及MOS驱动电路后送至所述Buck变换电路,所述Buck变换电路输出合适的电压对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充电电流由所述无输入失调的取样放大电路送至所述单片机进行采样,所述单片机将处理后的采样结果再发送至所述Buck变换电路;形成闭环控制。
优选地,一步包括:保护电路,连接于所述PV板与所述Buck变换电路之间,或所述PV板与所述可充电电池之间。
优选地,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场效应管;其中,所述第三三极管发射极与所述PV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基极与所述可充电电池之间;所述第八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集电极与所述场效应管栅极之间;所述第九电阻并联于所述场效应管栅极与源极之间;所述第十电阻连接于所述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单片机输入端之间;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PV板的负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Buck变换电路的负极连接。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可控恒流电路,与所述Buck变换电路并联。
优选地,所述可控恒流电路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开关、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其中,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PV板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基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五三极管与所述充电电池正极之间;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于所述PV板正极与第五三极管基极之间;所述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五三极管与所述第十一电阻输出端之间;第四二级管和第五二极管串联,并与所述开关并联。
优选地,所述可控恒流电路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四二极管、单片机;其中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PV板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基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五三极管发射极与所述可充电电池正极之间;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于所述PV板正极与第五三极管基极之间;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单片机I/O接口连接。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一取样电路,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串联;所述第十三电阻一端与所述PV板的输入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接地。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二取样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串联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正极端与地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莉,未经陈小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2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