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顶外罩架设构件及其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2612.2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昭淇 |
主分类号: | E04D13/16 | 分类号: | E04D1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外罩 架设 构件 及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外罩,特别涉及一种屋顶外罩架设构件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传统屋顶的隔热结构,主要采用在屋顶浪板或各式的金属板中包覆具隔热效果的隔热层等方式。但是此方式的隔热效果有限,仅能短时间内抑止室内温度上升,并且在缺乏有效排热手段的情况下,一旦经长时间日晒,仍会蓄积相当的热能而难以降温。之后,还有将通风风扇、涡轮加装于屋顶,以将室内热气导出的设计。然而此设计的风扇排热面积难以与屋顶受日照的吸热面积相比,无法迅速地将室内热气排出。
为了从根本解决热能侵入室内的问题,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便是于屋顶上架设一隔热外罩,例如:隔热网,而直接阻隔日照。然而,现有的屋顶外罩的架设须在房屋周围地面设立若干直立的支撑柱,再于支撑柱上架设隔热外罩。而支撑柱的设立包括先于地面上钻设孔洞、插置支撑柱于孔洞内、以及上料封固等步骤,不仅程序繁琐而耗费人力,并且施工成本高。除此之外,隔热网离支撑地面有相当的高度,很容易被风吹歪甚至遭到损坏,并且支撑柱设置在屋外也会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的屋顶外罩存在架设成本高、易损坏、及影响美观等诸多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屋顶外罩架设构件及其组合,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屋顶外罩架设构件,用于在一屋顶之上架设一外罩件,屋顶外罩架设构件包括:一屋顶固定件,其下端具有一固定部,上端具有一限位部;一架高杆件,连接于屋顶固定件,并自限位部向上延伸一架高高度;以及一固线构件,设置于架高杆件的上端,固线构件用以与另一屋顶外罩架设构件的一固线构件之间连接一外罩支承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架高杆件可拆换地连接屋顶固定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屋顶外罩架设构件还包括一高度调节构件,连接在屋顶固定件与架高杆件之间,而调节架高杆件的架高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高度调节构件具有一螺纹调节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线构件包括一第一方向固线件和一第二方向固线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固线件与第二方向固线件互为正交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线构件具有一穿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屋顶固定件与架高杆件具有相异粗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屋顶外罩架设构件组合,用于在一屋顶之上架设一外罩件,包括:多个屋顶外罩架设构件,各包括一屋顶固定件、一架高杆件、及一固线构件,屋顶固定件的下端具有一固定部而上端具有一限位部,架高杆件接合于屋顶固定件,并自限位部向上延伸,固线构件设置于架高杆件的上端;以及一外罩支承索,连接在固线构件之间,而围设成一外罩支承面,外罩支承面用以支承设置外罩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屋顶外罩架设构件互以三点不共线方式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屋顶外罩的架设与屋顶浪板的固定在结构上可一体使用屋顶外罩架设构件而完成,如此省去多余施工步骤而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及缩短工时,从而有效节省架设成本。再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自地面架高的距离,屋顶外罩与支撑面(即,屋顶)之间的距离大幅缩短,在同样材质结构下能提供更高的抗风强度,同时短杆材的花费也更为节省。另外,屋顶外罩直接自屋顶架起,故不会额外占据屋外空间,而能够广泛用于密集式建筑,且较为美观。
此外,对于屋顶的隔热,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屋顶外罩架设构件组合所架设的屋顶外罩,不仅可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屋顶,也避免热能通过屋顶外罩传递到屋顶,同时还可通过屋顶外罩与屋顶之间的高架空间进行通风,而有效排热。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以下之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屋顶外罩架设构件的立体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屋顶外罩架设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屋顶外罩架设构件组合应用于屋顶的示意图;
图4为如图3所示的屋顶外罩架设构件组合的剖视图。
1 屋顶外罩架设构件
11 屋顶固定件
111 固定部
113 限位部
114 螺纹连接部
12 架高杆件
121 螺纹接合部
13 固线构件
131 第一方向固线件
1311 第一穿线孔
132 第二方向固线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昭淇,未经张昭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2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窨井防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