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蒸汽盘管的红茶转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1531.0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6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何科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科佳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红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溶茶生产过程中装置,尤其是一种速溶红茶粉或者红茶浓缩液的转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红茶中含有茶红素、茶黄素、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红茶的浓缩液在冷却的情况下由于茶黄素与氨基酸或蛋白质的氢键发生反应,凝聚成大分子的不溶性物质,导致浓缩液呈现浑浊的状态,俗称“茶乳酪”。在速溶红茶粉或者速溶红茶浓缩液生产过程中,必须将“茶乳酪”通过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除去,从而提高产品的清澈度,现有的化学除“茶乳酪”的方法通常用是在茶汤中加入碱液,同时通入氧气,这样可使茶乳酪的氢键发生断裂,从而将茶乳酪转为可溶解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茶汤的批次不同、茶叶产地不同、浓缩液的浓度不同等原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入碱液,而工人在操作中,习惯一次性投入固定量的碱液,这样就导致了转溶过度或者转溶不充分,造成批次间的最终产品的质量不一,另外,这种转溶方法也不适合批量生产。
此外,现有的通氧技术通常是用一根压缩空气管直接通入到罐体中,这种通氧方法过于简单,而且不利于氧气在罐体中的分布,对红茶转溶的均匀度造成不利影响。
再如,现有的转溶通常在室温状态下进行,这种反应虽然比较温和,但是生产效率太低,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蒸汽盘管的红茶转溶装置,能够持续的转溶红茶,而且转溶效果较好,产品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蒸汽盘管的红茶转溶装置,包括罐体和高位罐,在罐体内还设置有一个气体分布环和蒸汽盘管,所述的蒸汽盘管在罐体内的安放位置要高于气体分布环,高位罐底部依次连接流量计和阀门,阀门通过管道连接罐体,所述的气体分布环上设置有若干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将通入的氧气或空气在罐体中分布均匀,提高转溶的均匀度,同时通过持续稳定的加入碱液,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生产的持续性,罐体内设置了蒸汽盘管,蒸汽可以通入到蒸汽盘管内用来加热浓缩液或茶汤,加速了反应的进行,适合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体分布环的俯视图。
图中:罐体1、高位罐2、气体分布环3、流量计4、阀门5、蒸汽盘管6、小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蒸汽盘管的红茶转溶装置,包括罐体1和高位罐2,在罐体1内还设置有一个气体分布环3和蒸汽盘管6,所述的蒸汽盘管6在罐体1内的安放位置要高于气体分布环3,高位罐2底部依次连接流量计4和阀门5,阀门5通过管道连接罐体1,所述的气体分布环3上设置有若干小孔31,所述的小孔数量不少于20个并均匀分布在气体分布环3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需要转溶的红茶浓缩液放置于罐体1内,气体分布环3与压缩空气或者风机连接后进风,气体从小孔31中流出,由于小孔31是均匀设置在气体分布环3上的,因此,气体在罐体1内均匀分布,使浓缩液与气体接触充分,高位罐2中可以放置转溶用的碱液,碱液可以是NaOH或KOH溶液,调节阀门5的开启度可以控制碱液的流速,碱液流量可以从流量计4中读出,这样可以做到持续稳定的加入碱液,并可以根据产品转溶过程中的变化来控制碱液的加入,红茶浓缩液通过蒸汽盘管6通入蒸汽加热后,加速了转溶反应的进行,提高了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转溶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科佳,未经何科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1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架
- 下一篇:青蟹单体框室内水泥池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