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调节器塑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0946.6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耐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庐江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压调节器塑壳。
背景技术
自动电压调节器(AVR)是一种密封电子装置,通过控制低功率的励磁机磁场调节励磁机电枢的整流输出功率,从而达到控制主机磁场电流,稳定无刷发电机之输出电压要求,具有低频与无输入的信号保护装置。
自动电压调节器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通常需要被置放于一壳体中,以起到防护、防震抑或阻燃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外壳结构单一,无法很好地实现防护防震的效果,而用于调节自动电压调节器参数的一字批由于体积小,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遗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压调节器塑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很好地实现防护防震效果以及配件调节棒容易掉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压调节器塑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所述壳体具有:
相对而设的第一长边端和第二长边端;以及
一凹腔,所述凹腔用于置放电压调节器电路板,在所述凹腔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通孔;
其中,在所述第一长边端设有一用于置放调节棒的半封闭式槽体;
所述半封闭式槽体内设有挡板组和一缩进结构,所述缩进结构包括相向而设的第一缩进挡片和第二缩进挡片,所述第一缩进挡片位于所述半封闭式槽体的向外一侧;
所述缩进结构所形成的内腔内径小于所述半封闭式槽体除所述缩进结构以外部分的内腔内径;
所述半封闭式槽体由所述挡板组和所述缩进结构形成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凹腔的开口方向相反。
根据上述电压调节器塑壳之方案,所述挡板组位于所述半封闭式槽体的中部位置。
根据上述电压调节器塑壳之方案,在所述半封闭式槽体的朝内一侧且与所述缩进结构处于所述半封闭式槽体相反一侧设有一凹进结构,用于方便取用位于所述半封闭式槽体内的调节棒。
根据上述电压调节器塑壳之方案,所述挡板组所在位置的所述半封闭式槽体的底面镂空。
根据上述电压调节器塑壳之方案,所述通孔为四至七个,排列成一条直线地排布于所述半封闭式槽体附近,所述锁孔的各个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长边端所在直线。
根据上述电压调节器塑壳之方案,所述壳体由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
-电压调节器电路板嵌设在塑壳的凹腔中,很好地起到卡护和防震的作用,如果塑壳采用阻燃材料制成,还可实现阻燃的效果;
-塑壳一侧的半封闭式槽体设计用于容置调节棒,并且由于采用前端狭窄后端略宽的设计,很好地配合了调节棒的外体结构;后端的凹进结构使得取出调节棒更加方便,具有实用性;
-半封闭式槽体的底面镂空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压调节器塑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压调节器塑壳的一侧装载入调节棒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压调节器塑壳包括壳体1,壳体1为长方体形,壳体1具有相对而设的第一长边端11和第二长边端12,还具有一凹腔13,凹腔13用于置放电压调节器电路板。
继续参看图1所示,在第一长边端11设有一用于置放调节棒0的半封闭式槽体15,半封闭式槽体15内设有挡板组16和一缩进结构,缩进结构包括相向而设的第一缩进挡片17和第二缩进挡片18,第一缩进挡片17位于半封闭式槽体15的向外一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缩进结构所形成的内腔内径小于半封闭式槽体15除缩进结构以外部分的内腔内径。缩进结构的设计使得半封闭式槽体15的内腔形面与调节棒0的外体形状贴合,由图可知,调节棒0的形状是前端较之后端较为细一些,上述设计利于调节棒0于槽体中的卡合。实际操作中,电压调节器电路板嵌设在本实用新型塑壳的凹腔13中,很好地起到卡护和防震的作用。
同时参看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塑壳一侧的半封闭式槽体15设计用于容置调节棒0,并且由于采用前端狭窄后端略宽的设计,很好地配合了调节棒0的外体结构;后端的凹进结构使得取出调节棒0时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半封闭式槽体15由挡板组16和缩进结构形成的开口方向与凹腔13的开口方向相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得位于凹腔13内的电压调节器电路板所在面布局更加简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耐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耐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0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连杆万向型波纹管膨胀节
- 下一篇:波纹管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