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簸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0929.2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洁琛 |
主分类号: | A47L13/52 | 分类号: | A47L13/5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45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簸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簸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清洁工和学生在打扫卫生时,常常遇到簸箕不够用的现象,或者倒垃圾的地方很远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把垃圾倒掉,在CN 202223179 U公开了一种能够随时将簸箕内放满的垃圾倒出的垃圾袋簸箕,它包括簸箕,所述簸箕边缘四角均设置有搭扣,垃圾袋扣于搭扣上,优点:一是能够随时将簸箕内放满的垃圾倒出,方便、卫生,使打扫工作更轻松;二是垃圾袋能够收集清扫出的垃圾,大大减少了来回倒垃圾的次数,同时不会将地面再次弄脏;三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实用,成本低。然而其在倒垃圾时需要用手拉着垃圾袋才能将垃圾倒出,所以需要一种干净卫生便于清理的簸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简便、干净卫生的簸箕。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簸箕,包括把柄、下簸箕、上簸箕和升降机构,所述把柄末端设置下簸箕,所述上簸箕设置下簸箕上且与把柄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把柄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倒“L”型拉杆和滑环,所述滑环设置在倒“L”型拉杆上,所述把柄上设置滑槽,所述滑环内侧设置滑块,所述上簸箕与倒“L”拉杆连接。
所述把柄为倒“L”型。
所述把柄中下部设置挡环,所述挡环下设置弹簧。
本实用新型在一个簸箕的基础上通过升降机构以此来再增加一个簸箕的方式,增大盛放垃圾的空间;在未使用时由于弹簧的作用上簸箕和下簸箕重合在一起,在盛满垃圾以后,用手将倒“L”型拉杆拉着手柄处,完成对上簸箕的提升,露出下簸箕来继续盛放垃圾;由于在手柄上设置了滑槽,在倒“L”型拉杆上设置了滑块,可以保证其在提升以后不会偏离方向;在倒垃圾的路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倒“L”型拉杆不会向下滑动,当倒完垃圾后,松开倒“L”型拉杆由于弹簧的作用就会恢复原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同等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簸箕,包括把柄2、下簸箕8、上簸箕9和升降机构,所述把柄2末端设置下簸箕8,所述上簸箕9设置下簸箕8上且与把柄2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把柄2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倒“L”型拉杆1和滑环5,所述滑环5设置在倒“L”型拉杆1上,所述把柄2上设置滑槽3,所述滑环5内侧设置滑块4,所述上簸箕9与倒“L”拉杆1连接。
所述把柄2为倒“L”型。
所述把柄2中下部设置挡环6,所述挡环6下设置弹簧7。
本实用新型在一个簸箕的基础上通过升降机构以此来再增加一个簸箕的方式,增大盛放垃圾的空间;在未使用时由于弹簧的作用上簸箕和下簸箕重合在一起,在盛满垃圾以后,用手将倒“L”型拉杆拉着手柄处,完成对上簸箕的提升,露出下簸箕来继续盛放垃圾;由于在手柄上设置了滑槽,在倒“L”型拉杆上设置了滑块,可以保证其在提升以后不会偏离方向;在倒垃圾的路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倒“L”型拉杆不会向下滑动,当倒完垃圾后,松开倒“L”型拉杆由于弹簧的作用就会恢复原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同等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洁琛,未经王洁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0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