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688.4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汇鑫;陈士英;杨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科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1/7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4500 广东省湛江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结构 水下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增氧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属于应用水产养殖及水环境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及水环境处理领域,为了提高水体溶氧量,改善和净化水质,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现在增氧机的种类繁多,按结构分类有: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水泵推流式和充气式等。其中叶轮式、水车式和喷水式增氧机是通过扰动水体表面达到水表层增氧,难以实现深层增氧。而水泵推流式单独通过水体的流动而达到增氧目的,存在工作效率低、增氧能力差的缺陷。气泵式增氧机虽然能向一定深度的水体进行充气达到深层增氧效果,但存在需要铺设管道、造价高、对水体的流动性差等缺陷。
因此,为了增加水体溶氧量以提高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实现冰下增氧,需要研制一种更高效率、更低能耗的增氧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增氧机存在的溶氧量低、增氧效率低及能耗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改进结构的水下增氧机,包括高氧射流器、水泵、驱动电机和浮桶,其结构特点在于:在浮桶的底部设有支撑脚,在浮桶的内部设有分离隔板,驱动电机安装在分离隔板的下方,水泵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水泵输出口与高氧射流器的进水管连通,在分离隔板中设有进气孔,该进气孔通过进气管连通高氧射流器的进气口、形成高压喷流曝气结构,在所述进气管的中部设有止回阀、以防止水倒流进入浮桶,在浮桶的顶部设有透气孔,在透气孔处安装有防雨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由立式电机构成,该驱动电机安装在浮桶底板上,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桶底连接水泵,在电机轴与桶底的连接处设有一密封腔,密封腔内设有油装密封、形成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有若干条,各进气管的一端通过一个进气口连通高氧射流器的吸气室,各进气管的另一端相互连通后连接到同一个进气孔或各自单独连接到不同的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高氧射流器由喷枪和进水管组成,喷枪设在进水管的圆周方向,喷枪的数量为一至六个,由三个以上喷枪形成环流曝气结构、产生水体环流,一至二个喷枪形成单向流曝气结构、产生水体直流推进。
进一步地,所述喷枪具有文丘里射流结构,由喷头、吸气室、混合管、曝气管、进气口和进水管组成,喷头设置在吸气室内部,喷头连接到进水管,吸气室上设有进气口,曝气管为锥形的结构,混合管两端分别连接到吸气室和曝气管直径较小一端,形成曝气结构,喷头喷出高速水流,使吸气室产生真空从而吸入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直径小于混合管直径,混合管内孔截面积与喷头内孔截面积之比为1∶3~5,混合管出口端有若干个内牙,使水气混合流被内牙撕碎成更加微小的气泡,提高溶氧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3~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既能达到水下高氧增氧又能实现水体环流,通过增氧、曝气、环流,增加水体溶氧量,使水中氨氮、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氧化分解或逸出水面,达到改善和净化水质的目的,提供一种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增氧机,节约养殖成本。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喷枪采用文丘里射流技术设计,可使高速水气流在较大面积和较深深度的水域内涡旋搅拌,产生强有力的环流,产生的曝气使水中的氨、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氧化分解或逸出水面,有效改善水质。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小喷头口径的多喷枪结构,提高了喷水流速,从而提高了空气吸入量和溶氧效率,大大提高了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工作稳定,能够实现大面积水下深层增氧、曝气、水体环流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高氧射流器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高氧射流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科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科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化污水处理池
- 下一篇:一种高效微孔增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