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式热量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399.4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郦敏;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郦敏 |
主分类号: | G01K17/08 | 分类号: | G01K17/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杨钦祥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翟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式 量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式热量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民用住宅小区、写字楼等地方的供暖一般都是按面积收取取暖费,这种计量方式即不合理又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热计量改造的指示精神,并且也会增加用户的采暖成本及原材料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种情况,目前人们尝试了各种根据热量进行计费的测量仪表,如机械式、超声波热量表等,但是这几种热量表测量管结构比较复杂,造成严重的压力损耗,实用性较差,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固有的供暖水质,导致使用效果不好,很难进行推广普及,影响了其使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电磁式热量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式热量表系统,其包括电磁流量传感器,电磁流量、热量转换器和温度传感器,其关键技术在于:
所述电磁流量传感器包括外壳、穿设于外壳内的测量管、与测量管两端连接的接地法兰、位于外壳内且分设于测量管两侧的励磁线圈、固定于测量管上的电极、设于励磁线圈外侧的磁路保护罩、定位于励磁线圈中间的铁芯以及设于外壳上的用于与电磁流量、热量转换器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地法兰上设有接地环,所述接头包括插座和设于插座上的航空插连接器;
所述电磁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载热流体管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在载热流体管道的进水管入口处和回水管的出口处各设置一个,所述电磁流量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线接电磁流量、热量转换器的相应端口。
优选的,所述电磁式流量、热量转换器包括上壳体、与上壳体铰接的下壳体以及线路板,所述上壳体上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上壳体、下壳体的开口侧配套设有弧形的连接支耳,该弧形连接支耳上设有用于穿铅封的通孔。
在所述上壳体面向用户一面的液晶显示屏下方设有与手持红外数据采集器进行通信的采集窗。
所述上壳体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半圆型开口槽,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相同的一侧设有长U型开口槽,上、下壳体闭合后,所述半圆形开口槽和长U型开口槽形成可夹紧各种数据线的圆孔。
所述温度传感器借助测温管箍或测温球阀安装于载热流体管道上。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设于载热流体管道上的自动恒温控制阀或手动恒温控制阀。
更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用于给电磁流量、热量转换器供电的漏电保护插头、用于实时检测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的室内温度采集器以及可方便于电磁流量传感器测量管电极维护的三通。
优选的,上述磁路保护罩是由导磁性好的硅钢片制作的可将励磁线圈封闭于其内的罩体,该磁路保护罩由对称的两部分联接而成,所述磁路保护罩的两侧设有侧翼。
优选的,上述外壳为球状体,该球状体的前、后、上、下四个方向均被一平面切割为面积相同的平面状,所述插座与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比较简单,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基本无压力损耗,低功耗;
2)其为分体式安装,安装好后不影响室内的整体美观性,本电磁流量、热量转换器上设有用于卡紧数据线的圆孔,穿、接线方便;
3)本电磁热量、流量传感器采用了航空插连接器,其安装连接方便,并且连接牢固,密封性好,可提高信号传输准确率;
4) 电磁流量、热量转换器供电采用了漏电保护插头,保证了用户的用电安全;
5) 本电磁流量传感器外壳为球状体,外形美观,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内部空间更大,并且使用过程中散热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热量、流量转换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背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电磁热量、流量转换器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磁热量、流量转换器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电磁流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6的B-B剖视示意图;
图9是电磁流量传感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电磁流量传感器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郦敏,未经郦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