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路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9050.0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4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宋晓娟;胡晋;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伟;宋晓娟;胡晋;宋晓东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管路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衬管是一种无需开挖地面的施工手段修复已有地下管道的专用管道。其中,比较常用的衬管为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塑料衬管。衬管是连续挤塑成型的,通常,每段衬管长度能够达到上百米,衬管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C形、U型或其它形状。
图1为现有的衬管加工的生产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衬管生产线包括挤塑机10、负压箱20、变形装置30、牵引机40和卷筒机50,生产工艺流程为:挤塑机10将颗粒状塑料原料融化为熔融状态并挤压形成塑料圆管,塑料圆管进入负压箱20,负压箱20内的负压保持熟料圆管为圆形并对塑料圆管进行降温,变形装置30将塑料圆管压成扁圆形,牵引机40牵引管路继续向生产线下游运动,通过卷筒机50将管路卷绕在卷筒上。
其中,负压箱20靠近挤塑机10的一端设置有控径管袖,负压箱20靠近变形装置30的一端为橡胶软板,该橡胶软板中间开设有与塑料圆管管径相适应的通孔。负压箱20通常还与外置冷却水源连接,以冷却负压箱20内的塑料圆管。生产过程中,负压箱20中的负压将塑料圆管吸附到与控径管袖的内壁以控制塑料圆管的管径,在负压箱20的另一端,软橡胶板和塑料圆管的紧密贴合,使得负压箱20保持密封,以保持负压箱20内的负压。
在生产衬管的过程中,负压箱20之后变形装置30是将塑料圆管变形为其它非圆型的形状,要求衬管保持一定温度,便于变形装置30对塑料圆管进行变形操作。塑料圆管从负压箱20出来的强度较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因而,在负压箱20的出口端,也就是塑料圆管与橡胶软板之间容易产生缝隙,导致负压箱20的密封性较差,造成衬管加工的废品率较高,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当生产超大管径的衬管时,由于管道的单位长度自身重量过大,单纯依靠负压箱20中的负压很难实现负压箱20的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吸附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衬管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导致负压箱密封性差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路吸附装置,包括支承座、吸气机、吸附基座和吸盘;
所述吸附基座与所述支承座连接,所述吸附基座为一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吸盘为弹性材料制成且能罩设在管路外壁上,所述吸盘套设在所述吸附基座的开口端外部,所述吸气机的吸气口与所述吸附基座的内腔连通。
如上所述的管路吸附装置,优选地,所述吸附基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附基座的内腔中气压的阀门。
如上所述的管路吸附装置,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吸附基座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一端与所述支承座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另一端与所述吸附基座连接。
如上所述的管路吸附装置,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螺纹杆和摇臂;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吸附基座的底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承座螺纹连接;
所述摇臂与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垂直固定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摇臂,带动所述螺纹杆在所述支承座的螺纹孔内转动,以驱动所述吸附基座。
如上所述的管路吸附装置,优选地,所述吸附基座为圆筒形。
如上所述的管路吸附装置,优选地,所述吸盘为碗状结构。
如上所述的管路吸附装置,优选地,所述吸盘为与管路外形相适应的弧形。
如上所述的管路吸附装置,优选地,所述吸盘为橡胶吸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吸附装置,通过吸气机向吸附基座的内腔提供负压,再通过吸盘吸附在管路的外壁上,可以向管路提供吸附力,以避免管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提高负压箱的密封性,进而提高衬管的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衬管加工的生产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承座; 2-吸气机; 3-吸附基座;
4-吸盘; 5-阀门; 6-高度调节装置;
61-螺纹杆; 62-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吸附装置,包括支承座1、吸气机2、吸附基座3和吸盘4。
吸附基座3与支承座1连接,吸附基座3为一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吸盘4为弹性材料制成且能罩设在管路外壁上,吸盘4套设在吸附基座3的开口端外部,吸气机2的吸气口与吸附基座3的内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伟;宋晓娟;胡晋;宋晓东,未经赵伟;宋晓娟;胡晋;宋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9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设置音效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轨道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