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故障电流限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8296.6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雷作胜;许春龙;史永超;陈超越;韦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 电流 限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开关设备,特别是一种故障电流限制器,属于电压开关设备中故障电流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负荷不断增长,加之各大电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级电网出现短路电流的情况也日益严重。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的设备以及其安全稳定运行都有很大威胁。因此,如何限制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要发展的重大课题,并且也是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故障限流器作为一种新型的保护设备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故障限流器的种类很多,例如:机械开关型故障限流器,但其动作速度慢、灵活度较差、装置成本高、难以限制短路电流峰值,所以并未实际应用于电路系统;放电间隙型故障限流器,它是由电容、限流器和真空间隙开关以及ZnO避雷器组成。电弧电流转移型故障限流器,它能够在几秒内让短路电流转移到并联的分流电阻上,从而实现限流,其缺点是:短路电流的转移时间取决于真空开关的分断速度并且可转移电流受真空电弧电压的影响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故障电流限制器,利用磁场发生器产生电磁场,此电磁场作用于导电金属棒,产生电磁力控制导电金属棒位置,当磁场发生器不工作时,电路与导电金属棒接触,处于导通状态,磁场发生器作用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利用导电金属棒的位置,达到控制电路开断的目的,反应时间短、节能,装置易于维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故障电流限制器,包括绝缘体材质空腔,磁场发生器,导电金属棒,弹簧、信号处理器和导电金属接触点;所述磁场发生器围绕在所述绝缘体材质空腔两侧接近所述导电金属棒的位置;所述导电金属棒位于所述绝缘体材质空腔中,一端与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绝缘材质空腔内壁连接;所述导电金属接触点安装在绝缘材质空腔内壁上,对称分布于磁场发生器的两侧,所述导电金属接触点一端与工作电路连接,一端与导电金属棒接触;所述信号处理器一端连接工作电路中,一端连接在所述磁场发生器上。
上述绝缘体材质空腔形状为矩形或圆柱形空腔。
上述磁场发生器为圆筒形直线感应电机或螺旋绕组感应电机。
上述导电金属棒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矩形或圆柱形金属棒。
上述信号处理器由整流器、电流比较器组成。
上述导电金属接触点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
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导电金属棒位置的控制可自动恢复的限流和断流,具有反应时间短,节能,设备便于维护,寿命高等特点。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体积小,投资费用和维护费用也相对低于传统的故障限流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初始状态下的导电金属棒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磁场发生器工作时的导电金属棒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故障电流限制器,包括绝缘体材质空腔1,磁场发生器2,导电金属棒3,弹簧4、信号处理器6和导电金属接触点7;所述磁场发生器2围绕在所述绝缘体材质空腔1两侧接近所述导电金属棒3的位置;所述导电金属棒3位于所述绝缘体材质空腔1中,一端与弹簧4连接,所述弹簧4另一端与绝缘材质空腔1内壁连接;所述导电金属接触点7安装在绝缘材质空腔1内壁上,对称分布于磁场发生器2的两侧,所述导电金属接触点7一端与工作电路5连接,一端与导电金属棒3接触;所述信号处理器6一端连接工作电路5中,一端连接在所述磁场发生器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材质空腔1形状为圆柱形空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场发生器2为圆筒形直线感应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金属棒3为圆柱形铜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金属接触点7为铜块。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器6由整流器、电流比较器组成。
初始状态下,导电金属棒3与弹簧4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此时两个导电金属接触点7与导电金属棒3接触。如图1所示,此时工作电路5回路处于通路,工作电流能够正常通过限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8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式低压线路保护器
- 下一篇:防击穿高压电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