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7423.0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5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注水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属水处理技术领域。
油田生产一般采用注水开采,注水是通过注入泵将水注入油层,保持油层压力,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一种措施,一般将采出水处理合格后增压注入地层,驱替出油层中的油气水,这样也做到了节能减排。对油田注入水除要求水量稳定、取水方便、经济合理外,其水质还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水质稳定与油层水相混不产生沉淀。(2)水注入地层后不使粘土产生水化膨胀或产生混浊。(3)不得携带大量悬浮物,以防注水井渗滤端面堵塞。(4)对注水设施腐蚀性小。目前,在注水采油生产系统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蚀问题,引起腐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已证实,微生物诱导腐蚀是引起腐蚀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腐蚀,油田采出水在处理过程中都要投加一定量的杀茵剂,但长期使用一种杀菌剂,就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问题,使处理成本增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满足油田回注水经处理再使用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井回注水处理装置,其构造中包括油水分离池、絮凝池、水泵、机械过滤器、二氧化氯投加器和氧化杀菌池,所述分离池、絮凝池、水泵、机械过滤器、二氧化氯投加器和氧化杀菌池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池上设有待处理水进口和搅拌扇。所述絮凝池上设有絮凝剂加入口。所述氧化杀菌池上设有折流板和油井回注水出口。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广谱型杀菌剂,杀菌作用主要是通过渗入细菌细胞内部将核酸氧化,阻止细菌的合成代谢使细菌死亡,可以有效杀灭油田废水中的如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腐生菌(TGB)等微生物,避免由此造成的影响原油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腐蚀、结垢和阻塞等问题。而且,二氧化氯具有清淤、去除硫化铁沉淀的特点,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杀灭固着菌,防止微生物诱导腐蚀(MIC)有独特的作用,二氧化氯还能分解菌体残骸,杀死芽孢和孢子,控制粘泥生长,且在含油系统中不会会失效(与油类乳化而失去活性),能够将废水中的亚铁离子氧化为具有絮凝作用的三价铁离子。
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灭菌及综合处理,并对水体进行油水分离、絮凝沉降、过滤等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达到回注水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灭菌及综合处理,并对水体进行油水分离、絮凝沉降、过滤等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达到回注水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构造紧密,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分别为:1‑待处理水进口,2‑油水分离池,3‑搅拌扇,4‑絮凝剂加入口,5‑絮凝池,6‑水泵,7‑机械过滤器,8‑二氧化氯投加器,9‑折流板,10‑氧化杀菌池,11‑油井回注水出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构造中包括油水分离池2、絮凝池5、水泵6、机械过滤器7、二氧化氯投加器8和氧化杀菌池10组成,所述油水分离池2、絮凝池5、水泵6、机械过滤器7、二氧化氯投加器8和氧化杀菌池10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池2上设有待处理水进口1和搅拌扇3。所述絮凝池5上设有絮凝剂加入口4。所述氧化杀菌池10上设有折流板9和油井回注水出口11。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待处理水经由待处理水进口1进入油水分离池2,经搅拌扇3高速搅拌,使油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相进入絮凝池5,从絮凝剂加入口4加入絮凝剂,水体在絮凝池5中进行絮凝沉降再次分离,分离出的水相经由水泵6被打入机械过滤器7中进行过滤,经过过滤的水体由二氧化氯投加器8加入二氧化氯溶液,在氧化杀菌池10中进行氧化灭菌,最终处理好的水体由油井回注水出口11输送到应用场合。
本实用新型构造紧密,操作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7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