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冰箱制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6002.6 | 申请日: | 201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0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东奇 |
主分类号: | F25D19/00 | 分类号: | F25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冰箱 制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冰柜/冰箱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冰箱制冷结构。
冰箱在家中已非常普遍,其用于冷藏或冷冻食物,保持食物新鲜,以提高食物存储周期,保证食物存放质量和食用质量。
现有家庭用冰箱在制冷方式上主要采用丝管蒸发器进行制冷,不仅会造成冷冻室内温度不均匀现象,影响冷冻效果,还会受自身结构的限制,占用较大的箱内空间,使本以狭小的冷冻室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影响使用效果。
改变这一现状,换用结构和制冷效果更合理的制冷方式,就成为本实用新型想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和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制冷效果好,使用性能稳定、可靠的新型冰箱制冷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冰箱制冷结构,包括箱体、压缩装置、与压缩装置相连接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分布在箱体的冷冻室和冷藏室内,冷冻室和冷藏室内的蒸发器通过分布在箱体内的预埋管接通;所述冷冻室内胆表面还分布有蓄水装置和出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分布在冷冻室内胆的底面上,蓄水装置向内侧倾斜汇拢,所述出水装置位于蓄水装置的汇拢处,出水装置位于冷冻室内胆底面的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冷冻室内蒸发器分布在冷冻室内胆的顶面、背面和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冷冻室内胆的顶部还设有装饰板,位于顶面的蒸发器的外端插接在装饰板的板槽中;所述位于背面的蒸发器的两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冷冻室内胆的背面;所述位于底面的蒸发器外端支撑在冷冻室内胆的底面凸台上,位于底面的蒸发器两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冷冻室内胆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冷藏室内蒸发器分布在冷藏室内胆的背面。
进一步的,所述冷藏室内蒸发器分布在冷藏室内胆的背面。
进一步的,所述冷藏室内蒸发器通过葫芦孔挂在冷藏室内胆背面的螺柱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冰箱制冷结构,通过在冷冻室和冷藏室中分别安装蒸发器,通过蒸发器制冷快、制冷均匀的优点,实现了冰箱的快速制冷,同时,蒸发器体积小,占用冰箱空间小,大大提升了冷冻室及冷藏室的空间利用率,保证了冰箱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而利用装饰板、凸台以及螺柱进行支撑和连接的安装方式,使蒸发器安装简单、方便,连接牢固、可靠,其结构改进特别适合在各种家用冰箱中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冰箱制冷结构,包括箱体1、压缩装置13和蒸发器2。其中,压缩装置13位于箱体1的底部后侧,蒸发器2分布在箱体1的冷冻室8和冷藏室9中,蒸发器2与压缩装置13接通,冷冻室8和冷藏室9内的蒸发器2通过分布在箱体1内的预埋管3接通。
为保证蒸发器2的使用效果,按需合理分配蒸发器2,冷冻室蒸发器分布在冷冻室内胆的顶面、背面和底面上,冷藏室蒸发器分布在冷藏室内胆的背面。固定过程中,冷冻室内胆的顶部设有装饰板4,装饰板4的两端插在冷冻室内胆相应的插孔中,位于顶面的蒸发器外端插接在装饰板4的板槽中,装饰板4既美观,又利于手部在冷冻室8内操作,防止蒸发器外端裸露对使用过程造成不便。位于背面的蒸发器通过沉头螺钉10从两侧固定并卡持在冷冻室内胆的背面;位于底面的蒸发器外端则支撑在冷冻室内胆的底面凸台7上,同时,通过沉头螺钉从两侧将底面蒸发器固定在冷冻室内胆的底面上。而冷藏室内蒸发器则通过葫芦孔12挂在冷藏室内胆背面的螺柱11上。其安装方式保证了位于冷冻室8和冷藏室9内的蒸发器2安装简单、可靠,使用方便、连接稳固。
为实现冷冻室8内有效排水,提高使用性能,在冷冻室内胆表面还分布有蓄水装置6和出水装置5。蓄水装置6呈对称状分布在冷冻室内胆的底面上,蓄水装置6向内侧倾斜汇拢,出水装置5位于冷冻室内胆底面的后侧中心位置上,出水装置5对应于蓄水装置6的汇拢处,使汇拢后的水流可以及时从出水装置5排出。
使用过程中,安装了蒸发器2的冰箱不仅制冷快,制冷均匀,而且占用空间小,大大提升了冷冻室8及冷藏室9的空间利用率,保证了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东奇,未经赵东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6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