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箱开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5808.3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武;周军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升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20 | 分类号: | H01H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箱 开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系统中的配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配电箱,特别是配电箱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在供电系统中,对于各种电力部分的电流分配与控制,通常需要在配电箱中进行,其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电力枢纽。通常的,由多根电线进入配电箱,经各配电模块部分实现电力的控制与分配后,再由多根电线流出配电箱。在所述配电模块部分实现电力的控制与分配;一般将配电箱内部配电模块的开关安装在配电箱门上,在配电箱门上控制这些配电模块的电路的断开和闭合。
在配电箱中,有些电路的通断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危害,而对于一些特别危险的电路控制开关,配电箱上用的也是相同的开关,而这些开关不能很好的防止误按开关导致电路闭合,由于这些开关内部的接线柱直接接的就是配电箱中的火线和零线,只要开关开启电路就会接通,万一这些开关误开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这会使配电箱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配电箱开关结构,此种开关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开关误开启,提高开关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配电箱开关结构,包括底座和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有开关,所述盖子包括一个一侧开口的壳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槽,所述盖子插设在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一槽内设置有两个导电触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开关,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板体,所述壳体和所述板体的侧面均设置有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分别连接所述开关的两端。将盖子设置成壳体与板体弹性连接的结构,使得板体与壳体用弹力卡紧在底座的第一槽内,并且用手按住板体即可实现所述盖子在底座内的移动,盖子移动到第一槽最里面时导电触点与导电触片触碰,电路接通,当盖子向外移动时导电触点不与导电触片触碰,电路断开,在需要开启开关时,先按住板体将盖子推倒底座底部,然后在开启开关,当需要断开开关时,先断开开关,然后再按住板体将盖子稍稍向外拔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凸条,所述第一槽内设置有至少两条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配合,在板体上设置凸条在第一槽内设置凹槽后,使得在操作时候更加容易确定是否是接通,控制起来更加方便,并且可以防止盖子在底座内无故滑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盖子设置成壳体与板体弹性连接的结构,使得板体与壳体用弹力卡紧在底座的第一槽内,并且用手按住板体即可实现所述盖子在底座内的移动,盖子移动到第一槽最里面时导电触点与导电触片触碰,电路接通,当盖子向外移动时导电触点不与导电触片触碰,电路断开,有效的防止了误按开关造成事故,特别适用于较危险的电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2,配电箱开关结构,包括底座1和盖子2,所述盖子2上设置有开关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槽8,所述盖子2插设在所述第一槽8内,所述第一槽8内设置有两个导电触片9,所述盖子2包括一个一侧开口的壳体4,所述壳体4上设置有所述开关3,所述壳体4内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连接有板体6,所述壳体4和板体6的侧面均设置有导电触点7,所述导电触点7分别连接开关3的两端,。两个导电触片9分别连接配电箱中需要控制的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所述板体6上设置有凸条10,所述第一槽8内设置有两条凹槽11,所述凹槽11与所述凸条10配合,在板体6上设置凸条10在第一槽8内设置凹槽11后,使得在操作时候更加容易确定是否是接通,控制起来更加方便,并且可以防止盖子2在底座1内无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升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恒升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5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腰肌拉伸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药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