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手枪射击训练依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5390.6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肖斌;杜江;陆守凯;曹兴刚;李海明;姜文;李晓波;刘旋;杨俊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 |
主分类号: | F41A33/00 | 分类号: | F41A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手枪 射击 训练 依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击训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手枪射击训练依托架。
背景技术
手枪射击是射击运动员等射击人员重要的技能之一,是射击运动员等射击学员训练的必训科目,正确瞄准、击发动作技能的快速掌握有助于受训者从心理上较早建立射击信心,提高实弹射击命中率。而在手枪射击教学训练中,普遍存在学员举枪、瞄准、击发时稳定性差,在据枪、瞄准、击发时手腕产生较大的上下、左右晃动,影响正确掌握据枪、瞄准、击发技能,导致受训者手枪射击技能掌握慢,手枪射击成绩合格率低等问题,故而现有技术中设计并申请了名称为手枪射击瞄准训练辅助器,专利号为ZL200620111490.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枪射击瞄准训练辅助器,所述辅助器的前端板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向后延伸的支杆,两个支杆的后端之间连接有一个弯曲的用于托住手臂的托板,前端板的上缘中间设有缺口,所述辅助器的支杆上设有一条束带,该实用新型专利用于手枪射击瞄准训练时能够控制手腕的晃动,使据枪、瞄准、击发动作稳定而规范,帮助受训者快速掌握正确的手枪射击据枪、瞄准、击发的要领和技术,提高手枪射击命中率。但是仅仅只有以上手枪射击瞄准训练辅助器还不足以提高手枪射击训练效果,训练辅助器还需要有依托,如此才能对训练辅助器进行支撑,才能很好的实现射击时的据枪、瞄准、击发动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答新颖、能够很好的保证手枪据枪、瞄准、击发动作的可调式手枪射击训练依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式手枪射击训练依托架,其要点是:包括升降支架,在该升降支架上安装有升降微调机构,在所述升降微调机构上装有辅助器连接板。采用以上结构,将手枪射击瞄准训练辅助器固定在上述辅助器连接板上,使用时,升降支架能够进行粗调,适应不同高度的训练人员,而升降微调机构可进行微调,在训练人员进行射击时的据枪、瞄准动作姿势进行微调,从而达到据枪、瞄准、击发动作的标准动作要领和稳定性,提高射击训练效果和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支架由支撑板以及连接在该支撑板下表面的收缩支撑脚构成,所述收缩支撑脚由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构成,所述下支撑脚上端部外套在所述上支撑脚下端部,在所述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上对应开有调节通孔,在该调节通孔内穿设有同一固定螺栓。采用以上结构,上支撑脚和下支撑脚之间的连接能够根据射击训练人员的身高进行调节,由于上支撑脚上根据射击训练人员的身高设置了几档调节通孔,需要调节时,下支撑脚向上移动,在相应的调节通孔内穿设固定螺栓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微调机构包括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丝杆和连接块,其中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辅助器连接板下表面,在该滑轨上安装有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安装所述丝杆,所述连接块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第一滑块和连接块之间铰接有第一支杆,在所述第二滑块和连接块之间铰接有第二支杆。采用以上结构,需要进行高度的微调时,转动丝杆即可实现辅助器连接板的升降,即是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靠拢或者分开即可实现升和降。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滑块上开有第一丝杆孔,在所述第二滑块上开有第二丝杆孔,所述第一丝杆孔和第二丝杆孔正对,在该第一丝杆孔和第二丝杆孔中穿设所述丝杆,在所述丝杆端部固定有转动手柄。采用以上结构,设置转动手柄能够可靠、精确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升降。
作为优选: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块上均对应开有连接通孔,在该连接通孔内穿设连接螺栓,在所述连接螺栓上装有螺母实现所述支撑板和连接块的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当连接螺栓松开时,能够实现升降微调机构在升降支架上转动,从而调节射击时的转动角度,调节好后锁紧螺母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在射击训练时能够针对身高差别较大的射击者进行高度的粗调,能够针对升高差别较小的射击者进行高度的微调,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射击角度的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射击训练的稳定性和准确度,以实现训练的效果和质量;3、具有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5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的更昔洛韦冻干粉针剂
- 下一篇:一种短肢剪力墙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