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呼吸道雾化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3435.6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丁澍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澍南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11 江苏省徐州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呼吸道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呼吸道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给药对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以及缓解因抽烟和天气变化所引起的上呼吸道不适,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其直接作用靶器官的效果甚至超过了服药和注射。
目前医院使用的雾化给药装置,类似于市面的雾化加湿器,使用人员需要在医院提供的雾化给药装置上使用,同时在整个雾化过程中,人必须始终咬住口具,通常需要30分钟,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呼吸道雾化给药装置,便于在家中、汽车上、办公室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呼吸道雾化给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超声波雾化单元和输药口,所述输药口端部连接吸气管,所述吸气管可以配置为口腔用吸气管和/或鼻腔用吸气管,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瓶体。
优选的,所述瓶体底部设置电源座体,该电源座体上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单元;所述瓶体设有用于平衡气压的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上口透过输药口与瓶外空气联通,下端通到瓶底,留1-2mm间隙。
优选的,所述上盖设置电源座体,该电源座体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单元和输药口,通电后对超声波雾化单元药物进行雾化通过输药口输送给吸气管;所述超声波雾化单元对应设有雾化输药装置,以将瓶内药业传送到上盖上的超声波雾化单元进行雾化。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输药装置为一与瓶体内底匹配的给药棉棒。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设有旋转上盖开关,当吸气管拆卸时可封闭输药口,以免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座体上设有电源插孔和/或USB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管呈Y形或者顶端为圆台的葫芦形。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采用硬质、无毒透明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加湿器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改进形成便携式呼吸道雾化给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不使用吹雾风机,雾化微粒由人自主吸出,如同抽烟一样,不吸时雾化量较小,便于间歇用药,不影响交流。
3)本实用新型关注环保,不使用电池,治疗结束后丢弃是不发生电池污染。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实现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鼻腔吸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由上盖1和瓶体2,所述瓶体2底部密封粘牢一电源座体3,该电源座体3上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单元4、电源插孔8及其他支持超声波雾化头工作的元器件;所述瓶体2内部设有用于平衡气压的进气管5,该进气管5的上口可与瓶外空气联通,下端通到瓶底,留1-2mm间隙;所述上盖1设有与瓶体2内部连通的输药口6,所述输药口6的端部连接吸气管7,该吸气管7配置成一个葫芦形的口腔吸气管和一个Y形的鼻腔吸气管71,根据情况更换使用。所述吸气管做成葫芦形状,便于牙齿咬牢,顶端呈圆台形,便于插入鼻腔,当忘记携带鼻腔吸气管时;上盖1和吸气管7使用具有一定弹性的物料做成,以便于上盖1的开合以及提高口腔或鼻腔的舒适度。上盖1通过螺旋或卡扣与瓶体2连接,瓶体2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使用硬质、无毒透明塑料制成。
所述电源座体3上设有电源插孔8和/或USB接口,由电源线经电源插头或USB插头连接电源或计算机、充电器的USB接口相连。
为了保护环境,同时,考虑到计算机、手机的普及,本实用新型推荐不带电池的配置方式,但配备了可以与多数手机充电器和计算机USB接口连接的通电插孔。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源座体设置在上盖1上,并通过一与瓶体2内底联通的棉棒9将药液输送给超生雾化单元4,以达到雾化配药的目的,所述棉棒9外设有套筒10。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澍南,未经丁澍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3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鼠标
- 下一篇:插座组件及EMI屏蔽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