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薇属植物树干弓式造型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2586.X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木良;李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市满堂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薇 植物 树干 造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薇属植物树干弓式造型模架。
背景技术
紫薇属植物是观赏佳品,其树姿优美,树干光洁,花色艳丽而花期特长,夏秋相连长可逾百日,既可用作庭院、公园、绿地的美化,也可用来盆栽观赏。紫薇枝条多细长,通常采取“剪扎结合”的方法进行造型,将主要干、枝适当蟠扎,其余侧枝采取修剪整形,而忌过多强意扭曲。金属丝蟠扎易碰伤紫薇树皮,不宜使用,故蟠扎多选用棕丝。方拐造型是树干造型类似“弓字”的植物造型,紫薇树干的方拐造型即为弓式造型,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对紫薇属植物树干进行弓式造型的模架较为少见。
如CN201243511Y公开的一种用于呈图形文字的造型树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在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生长期的树干连接的固定网。该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和稳固性不足,不太适用于紫薇属植物树干弓式造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薇属植物树干弓式造型模架,解决了紫薇属植物树干弓式造型困难的问题。
一种紫薇属植物树干弓式造型模架,包括支撑立柱和支撑网,它还包括压网片、固定螺栓、固定拉线和弓式造型梯架;支撑网安装在支撑立柱上,并通过压网片和固定螺栓固定在支撑立柱上,固定拉线与固定螺栓相连接,弓式造型梯架安装在支撑网上。
所述支撑立柱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所述支撑网为孔径为2~5cm的方孔网。
所述弓式造型梯架为弓字形状的孔径为1~2cm的方孔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牢固可靠,制作成本低,可连续多年使用,适用于对紫薇属植物树干进行弓式造型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立柱,2-支撑网,3-压网片,4-固定螺栓,5—拉线,6—弓式造型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支撑立柱1和支撑网2、压网片3、固定螺栓4、固定拉线5和弓式造型梯架6;支撑网2安装在支撑立柱1上,并通过压网片3和固定螺栓4固定在支撑立柱1上,固定拉线5与固定螺栓4相连接,弓式造型梯架6安装在支撑网2上。
在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所述支撑立柱1为长方体或者圆柱体。所述支撑网2为孔径为2~5cm的方孔网。所述弓式造型梯架6为弓字形状的孔径为1~2cm的方孔梯架。支撑立柱1的作用是支持支撑架2,使用长方体或者圆柱体的支撑立柱有利于稳固地支撑整个弓式造型模架。支撑网2的作用为支撑弓式造型梯架6,以及苗木成长后绑缚于弓式造型梯架6上的树干或枝条。压网片3和固定螺栓4的作用是将支撑网2牢靠地固定在支撑立柱1上。拉线5的作用是通过与固定螺栓连接,将支撑立柱与地面拉紧,使整个弓式造型模架更加稳固。
支撑立柱1的选用方孔钢管或钢筋混凝土浇注预制成方柱或圆柱,其高度和大小依据不同树干造型的要求确定,并在支撑立柱1上预留固定孔。支撑网选用孔径为2~5cm的方孔金属网,安装时其高度略大于苗木的育干造型高度,长度视场地而定,在支撑网2拉紧拉平的情况下,用固定螺栓4和压网片3将支撑网2固定在支撑立柱1上,接着将弓式造型梯架6绑缚在支撑网2上。压网片3可用薄铁片加工制作,开孔直径略大于固定螺栓4的直径。在造型苗木的种植床(厢)内,挖坑安装支撑立柱1,其底部浇注混凝土固定,确保立柱栽稳栽牢、柱体端正,并以拉线5在弓式造型模架与地面之间拉紧,加强稳固性,用于固定支撑网2的一面在同一平面上。将苗木栽种在本发明弓式造型模架正下方的种植床内,待苗木生长到枝条可以进行造型的时候,将枝条顺着弓式造型梯架6绑缚于其上,并随着枝条的生长不断解绑和换绑,直至苗木成长为树木后的树干弓式造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市满堂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仁市满堂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2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