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胀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1501.6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川;吴思忠;张学勇;赵明旺;徐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6/06 | 分类号: | B65H16/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72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制品加工机械,尤其是一种对胀机。
背景技术
在造纸、印刷、纺织、卷烟、包装、塑料制品等工业中,圆筒状纸筒的两端易与其支撑端相对滑动,极易导致其两端破损,以致不能循环使用;而目前好的解决方法是,在纸筒的两端加上防护端盖。
目前,人们通常采用液压对胀机为纸筒添加防护端盖,但该对胀机结构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且液压系统极易发生泄漏,使用安全性低,且时常维修,以致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已有的对胀机对纸筒的支撑是固定的,这种固定的支撑方式使得在工作时是靠人力来更换纸筒的,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不能实现自动化操作,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胀机,该对胀机采用了在两个胀头之间设有起传递纸筒的旋转支撑架,使得该机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性能高,又能提高批量生产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一种对胀机,它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两端均设有一个滑板驱动缸和一组滑轨,所述各组滑轨上各安装有一个滑板,两个滑板的一端分别与其所在端滑板驱动缸相连,且各滑板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胀头驱动缸;各胀头驱动缸分别连接一个胀头,且各胀头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其所在端的滑板上;在所述两个胀头之间设有传递纸筒的旋转支撑架,所述旋转支撑架的上端置有输筒槽、下端置有收筒槽,且该旋转支撑架有筒架轴,所述筒架轴通过筒轴支杆支撑在机座上,且该筒架轴的两端安装有支撑纸筒的筒架,筒架轴的中部安装有轴伞齿轮;所述机座通过支撑件连接有驱动轴,该驱动轴的一端安装有驱动齿轮,另一端安装有驱动伞齿轮,且该驱动伞齿轮与所述的轴伞齿轮啮合;在所述两个滑板中的一个滑板上连接有传动板,该传动板上安装有传动齿条,所述的传动齿条与所述的驱动齿轮相啮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各筒架周边有多个凹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驱动齿轮采用带有棘轮的齿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输筒槽与收筒槽均与水平面成15~45度角度,且输筒槽的下端口位于旋转支撑架的上端、收筒槽的上端口置于旋转支撑架的下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滑板驱动缸采用SI200×200-LB气缸。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胀头驱动缸采用SIJ200×150-LB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采用气动传动方式,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同时避免了液压系统极易泄漏弊端,增强了其使用安全性,解决了停机维修造成的工作效率受限问题;
(2)在两个胀头之间设有用于传递纸筒的能够旋转的旋转支撑架,且该旋转支撑架带动纸筒旋转所需要的动力由滑板的滑动产生,无需额外增加动力,操作简单,不但增加了生产的灵敏度,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3)在旋转支撑架的上、下两端依次设置带有倾斜角度的输筒槽和收筒槽,使得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仅依靠纸筒的自身重力,依然可以完成纸筒的传输,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对胀机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对胀机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对胀机旋转支撑架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示意图。
其中:1、机座,2、滑板驱动缸,3、滑板,4、胀头驱动缸,5、滑轨,6、胀头,7、纸筒,8、驱动齿轮,9、输筒槽,10、传动齿条,11、筒轴支杆,12、轴伞齿轮,13、筒架轴,14、筒架,15、收筒槽,16、驱动伞齿轮,17、驱动轴,18、凹槽,19、传动板,20、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一种对胀机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1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