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组件及阀笼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1341.5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M·J·林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K27/12;F16K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美国爱***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大体涉及阀组件。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组件以固定阀组件内的阀笼。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控制阀组件中,阀笼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阀体内部形成的通道中,并且阀笼可适于引导被滑动地容置于圆柱形阀体的中心孔内的阀塞。阀笼通常在其顶部或与顶部相邻处具有配合凸起,该配合凸起可围绕阀笼外表面的圆周延伸。配合凸起通常形成有平面状的顶表面、与顶表面纵向偏离的平面状的底表面和从顶表面的终端延伸到底表面的终端的圆柱形端面。顶表面和底表面各自平行于一横向基准面,该横向基准面垂直于与阀笼的圆柱形外表面同轴对齐的纵轴。
为了将阀笼耦接到控制阀组件,配合凸起的顶部被设置在形成于阀盖底部的环形阀盖凹槽内,并且配合凸起的底部被设置于形成在阀体顶部上的环形阀体凹槽内。当阀盖由多个螺栓耦接到阀体时,平面状的阀盖配合表面接合配合凸起的顶表面,而平面状的阀体配合表面接合配合凸起的底表面。由于阀盖配合表面和阀体配合表面分别平行于配合凸起的顶表面和底表面,由夹紧产生的压缩力在垂直于顶表面的方向上作用于平面状的顶表面,同样也在垂直于底表面的方向上作用于平面状的底表面。由于夹紧载荷垂直作用于配合凸起的顶表面和底表面,最大允许夹紧力必须小于可以被施加到材料上而不产生材料的塑性变形的最大力。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方面,阀组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入口、出口、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通道,以及形成在所述阀体的顶部上的环形阀体凹槽。所述阀体凹槽包括阀体配合表面。所述阀组件进一步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到阀体的顶部的阀盖,所述阀盖具有形成在阀盖的底部上的环形阀盖凹槽,所述阀盖凹槽包括阀盖配合表面。所述阀组件还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阀笼,所述阀笼具有沿纵向轴线延伸的细长主体部并具有外表面。阀笼还具有从外表面沿一横向平面延伸的周向配合凸起,所述横向平面与所述纵向轴线垂直,所述配合凸起包括上配合表面和下配合表面。配合凸起的上配合表面设置在阀盖凹槽内,使得上配合表面对准并邻近阀盖配合表面,而配合凸起的下配合表面设置在阀体凹槽内,使得下配合表面对准并邻近阀体配合表面。此外,阀笼的配合凸起的上配合表面和下配合表面不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方面,适于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控制阀的通道内的阀笼包括沿纵向轴线延伸的主体部,使得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纵向分离的第二端。所述主体部具有外表面和从所述外表面向内偏移的内表面。所述阀笼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外表面沿一横向平面延伸的配合凸起,所述横向平面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并且所述配合凸起包括上配合表面和下配合表面。所述配合凸起的上配合表面适于被设置在形成于控制阀的第一部分中的第一凹槽内,使得上配合表面对准并邻近所述第一凹槽的配合表面,而配合凸起的下配合表面适于被设置在形成于控制阀的第二部分中的第二凹槽内,使得下配合表面对准并邻近所述第二凹槽的配合表面。此外,阀笼的配合凸起的上配合表面和下配合表面不平行。
因此,在上配合表面上同时作用有纵向分力和横向分力。这样,纵向分力可以小于屈服力(导致只有上配合表面的弹性变形),但加上横向分力向量允许总合成夹紧力基本上大于屈服力,从而产生增加的安全系数。此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减 少总的夹紧力,而不损害阀盖和阀体之间的密封。这种减少延长了阀组件的使用寿命而不会导致成本增加或功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本公开的阀组件的控制阀的一实施方式的截面侧视图;
图2为本公开的阀组件的一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3为本公开的阀组件的阀笼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4为本公开的阀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5为图4中示出的阀组件的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侧视图,示出了作用在配合凸起和阀盖凹槽上的纵向分力和横向分力;以及
图6为图4中示出的阀组件的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侧视图,示出了承受热膨胀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未经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1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