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无电金属丝张紧的嵌入张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540.0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胜江;田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胜江;田松军 |
主分类号: | B25B25/00 | 分类号: | B25B25/0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怡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金属丝 嵌入 张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紧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的用于金属丝线等张紧的野外嵌入张紧器,更确切来说是一种用于无电金属丝张紧的嵌入张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的张紧器(也叫做拉紧器)体积大,在用于金属丝等拉紧时为一次性拉紧。因其体积大,结构复杂,费用高,在野外使用锈蚀严重、不能持久使用,要进行多次拉紧时操作非常困难,难于实施。
具体总结来说,该类张紧器具有张紧轮轴的设置方式使得其承载力低,导致其所张紧金属丝的强度不够;对于一些薄板状支撑座本身结构强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撑座扭曲变形导致产品的报废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强度的且用于无电金属丝张紧的嵌入张紧器,其承载力高,生产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电金属丝张紧的嵌入张紧器,包括支撑座,在所述支撑座上转动设置有缠绕线活动端的棘轮轴,棘轮轴两端设置有张紧棘轮,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可与张紧棘轮相配合的止退棘爪;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呈一体成型,在该一体成型部和棘轮轴上分别设有线固定端固定孔和线活动端固定孔,其中,所述线固定端固定孔固定的线的张紧方向处于所述张紧棘轮之间的棘轮轴中垂线上,所述线活动端固定孔贯穿于所述两端张紧棘轮之间的棘轮轴上,且该线活动端固定孔于偏离棘轮轴中心位置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棘轮轴中心位置上呈凹弧形设置。
所述支撑座为设于张紧棘轮外侧的两相对夹板,所述一体成型部设于两相对夹板的另一端。
两相对夹板上设置至少三个穿孔,其中至少有一对穿孔相对对应设置在两 相对夹板上,所述止退棘爪为一线条状长圆条,其依次穿设于所述两相对夹板上的穿孔上,形成非闭合矩形框结构,其中矩形框结构的一边与张紧棘轮相配合设置。
在所述两相对夹板上均分别设置有数个由其一侧面凹向另一侧面且凸出该另一侧面的加强筋,所述两相对夹板上的加强筋相对设置。
所述棘轮轴一端突出于所述支撑座外,且该棘轮轴突出于所述支撑座外的部分呈方轴结构。
最后,所述张紧棘轮、支撑座、止退棘爪与棘轮轴均由新型304复合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线固定端固定孔固定的线的张紧方向处于所述张紧棘轮之间的棘轮轴中垂线上,使得在张紧时线固定端与线活动端张紧方向完全相反,提高了设备的张紧力度,同时,将线活动端固定孔贯穿于所述两端张紧棘轮之间的棘轮轴上,且该线活动端固定孔于偏离棘轮轴中心位置处设置,使得线活动端在棘轮轴上缠绕时,扩大缠绕线与棘轮轴之间的受力面,以降低棘轮轴的局部张紧应力,提高棘轮轴的承载力度。
此外,在两相对夹板上设置独特的加强筋,以加强支撑座的使用强度,进而提高整个嵌入张紧器的使用强度;同时采用新型304复合不锈钢制作本张紧器,硬度可达28-32度,在野外使用表面不锈蚀可达30年,是常规普通材料的两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维护,同时提高了承载力和自身的结构强度,可以适应更大范围诸如带电或不带电等金属丝、线的张紧,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嵌入张紧器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3所示的用于无电金属丝张紧的嵌入张紧器,包括支撑座11,在所述支撑座11上转动设置有缠绕线活动端的棘轮轴16,棘轮轴16两端设置有张紧棘轮10,所述支撑座11上设置有可与张紧棘轮10相配合的止退棘爪13;所述支撑座11的一端呈一体成型,在该一体成型部和棘轮轴16上分别设有线固定端固定孔15和线活动端固定孔17,其中,所述线固定端固定孔15固定的线的张紧方向处于所述张紧棘轮10之间的棘轮轴16中垂线上,所述线活动端固定孔17贯穿于所述两端张紧棘轮10之间的棘轮轴16上,且该线活动端固定孔17于偏离棘轮轴16中心位置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胜江;田松军,未经何胜江;田松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8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线拉钳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磁力式防掉油嘴套筒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