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润滑脂加脂量的定量加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464.3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德;张文华;余状;王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7/00 | 分类号: | F16N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加脂量 定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润滑脂加脂量的定量加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般机械设备通过添加润滑脂实现润滑,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可靠正常运行,如在滚动轴承中添加润滑脂的使用非常广泛。据统计,约有80%滚动轴承均使用润滑脂润滑。为了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合理润滑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在日常加脂作业中,通过加脂将轴承内部旧油脂全部排除,随着加脂的进行,轴承座密封处出现新油脂,则加脂作业完成。该加脂方式的加脂量不准确,且因人而异,大多数轴承出现加脂量过多的“过润滑”或加脂量不足的“欠润滑”现象;加脂量过多会使得轴承的工作温度升高,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增加用脂成本,并外溢的油脂造成环境污染;而加脂量不足往往会造成轴承润滑变差,异常磨损加剧并提前失效,从而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停机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润滑脂加脂量的定量加脂装置,利用本装置实现对机械设备润滑的定量加脂,克服了传统加脂方式的缺陷,确保机械设备加脂量的准确性,提高了机械设备的润滑效果及使用寿命,保证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润滑脂加脂量的定量加脂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进脂管道、高压电动阀、柱塞马达、转数计数器、出脂管道和控制器,所述进脂管道的进脂口和出脂管道的出脂口通过快速接头分别设于所述箱体两侧,所述进脂管道连接所述高压电动阀输入端,所述高压电动阀输出端连接所述柱塞马达输入端,所述柱塞马达输出端连接所述出脂管道,所述转数计数器设于所述柱塞马达上检测柱塞马达转数,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柱塞马达运转和高压电动阀开关。
进一步,上述控制器还包括显示屏和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和若干控制按钮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面板上。
进一步,上述箱体还包括四个万向滚轮,所述四个万向滚轮通过轮架分别设于所述箱体底面。
进一步,本装置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进脂管道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润滑脂加脂量的定量加脂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进脂管道、高压电动阀、柱塞马达、转数计数器、出脂管道和控制器,进脂管道的进脂口和出脂管道的出脂口通过快速接头分别设于箱体两侧,进脂管道连接高压电动阀输入端,高压电动阀输出端连接柱塞马达输入端,柱塞马达输出端连接出脂管道,转数计数器设于柱塞马达上检测柱塞马达转数,控制器分别控制柱塞马达运转和高压电动阀开关。本装置实现对机械设备润滑的定量加脂,克服了传统加脂方式的缺陷,确保机械设备加脂量的准确性,提高了机械设备的润滑效果及使用寿命,保证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润滑脂加脂量的定量加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润滑脂加脂量的定量加脂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进脂管道2、高压电动阀4、柱塞马达5、转数计数器6、出脂管道2和控制器7,所述进脂管道2的进脂口21和出脂管道3的出脂口31通过快速接头22、32分别设于所述箱体1两侧,所述进脂管道2连接所述高压电动阀4输入端,所述高压电动阀4输出端连接所述柱塞马达5输入端,所述柱塞马达5输出端连接所述出脂管道3,所述转数计数器6设于所述柱塞马达5上检测柱塞马达5转数,所述控制器7分别控制所述柱塞马达5运转和高压电动阀4开关。
进一步,上述控制器7还包括显示屏71和若干控制按钮72,所述显示屏71和若干控制按钮72分别设于所述箱体1的面板上。显示屏可用于显示加脂量的设定和实际的加脂量,若干控制按钮用于柱塞马达运行的控制以及加脂量的设定。
进一步,上述箱体1还包括四个万向滚轮11,所述四个万向滚轮11通过轮架12分别设于所述箱体1底面。万向滚轮的设置提高了本装置的机动性,通过万向滚轮方便移动本装置至各机械设备实施加脂作业。
进一步,本装置还包括压力表8,所述压力表8设于所述进脂管道2上。压力表用于实时监测润滑脂压力,确保油脂加注作业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8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味料炒制锅的出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莲子钻芯机用调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