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307.2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孙从磊;张洪波;黑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4 | 分类号: | E04G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三角 架式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施工工具技术领,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
目前,高建筑工程中普遍设计电梯满足垂直运输或人群疏散。电梯井是一个上下贯通的通道,电梯井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属于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因素,对此过程中的施工防护要求也较高,故电梯井部位在施工必须搭设专门的操作平台。现行的操作平台结构复杂,导致安全系数低,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电梯井的防坠落,是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检查点和控制点。如何确保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的安全、经济,是一项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一般高层建筑的电梯井道内施工是用钢管脚手架从底到顶搭设,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梯井施工作业,中间用钢丝绳卸荷,一般每5层卸荷一次。该方法的缺点是:
(1)、由于钢管自身的力学承载力,架体高度超过50m时,架体稳定性不牢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一般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钢管多采用租赁,钢管材料的占用时间较长,钢管的租金比较大,不利于工程成本的节约;
(3)、搭设脚手架比较麻烦,耗费时间,无形中延长了工期。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保障工人的施工安全,又能使得电梯井剪力墙的成型质量得到保证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保障工人的施工安全,又能使得电梯井剪力墙的成型质量得到保证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包括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剪力墙卡接、另一侧与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卡接的矩形平台板架以及设于矩形平台板架上的平台面层,其特征在于:在矩形平台板架上沿所述电梯深度方向向下层延伸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顶部与矩形平台板架连接,底部与浇筑完成的楼板支撑连接,在竖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之间设有可与所述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斜向支撑杆,所述矩形平台板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设置第二支模支撑杆。
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竖向支撑杆沿矩形平台板架宽度方向垂直于矩形平台板架设置两条。
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斜向支撑杆分别与两竖向支撑杆及靠近浇筑完成的剪力墙一侧的矩形平台板架连接。
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竖向支撑杆底端与斜向支撑杆底端相连,在斜向支撑杆底端的端部设于与所述下层浇筑完成的楼板直角部适配的角钢件。
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斜向支撑杆与矩形平台板架及竖向支撑杆之间设有加强筋。
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第二支模支撑杆设置四根,分别设于矩形平台板架的四个角上。
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第二支模支撑杆设置四根,分别设于矩形平台板架的四个角上。
上述的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所述矩形平台板架上设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电梯井三角支架式支模平台的优点是:本支模平台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利用下层已浇筑完成的墙体和楼板作为平台的支撑,在平台顶部铺设木板,操作人员站在平台上进行模板支设。本实用新型支模平台操作安全,支设简单,不会对周围构件产生影响,减少了材料用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设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的俯视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8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安装工具
- 下一篇:卸料平台的伸缩式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