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膨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7701.4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7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万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1/14 | 分类号: | A23P1/14;A23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膨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膨化机。
现今的食品膨化机通常是依靠人工操作切粒。人工操作不仅大量浪费人力,而且由人员操作造成的切料长度不等、切料端口不规范;有时还会烫伤或者夹伤操作人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食品膨化机,其目的:切料长度可以控制,无需人员操作,确保劳动人员的生产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食品膨化机,包括机架、动力机、主动轮、从动轮、料斗、膨化装置、切刀机构、发电机和电瓶,所述膨化装置包括膨化腔体与挤压螺杆;
所述动力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一端,所述动力机的输出杆与所述主动轮轴向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挤压螺杆轴向连接,所述挤压螺杆安插在所述膨化腔体中,所述膨化腔体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另一端的一侧;
所述料斗安装所述膨化腔体的上方,所述料斗设有出料口,所述膨化腔体的顶部有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对正设置的进料口,所述切刀机构包括电动机、刀片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工作端,所述刀片设置在所述保护罩中并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工作轴上,所述电瓶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动力机的打火开关、所述发电机和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切刀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另一端的另一侧,所述电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动力机的输出杆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或是柴油机或是燃气机或是汽油机。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的打火开关是机械打火和电打火的两用开关。
优选的,所述挤压螺杆为双端螺纹型结构,所述挤压螺杆的螺纹槽的宽度由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减少。
优选的,所述挤压螺杆为双端螺纹型结构,所述挤压螺杆的螺纹槽的宽度由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减少。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另一端上设有电灯,所述电灯通过电线与所述电瓶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动力机带动膨化装置工作的同时也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的电储存电瓶内,电瓶向动力机的打火开关和电动机提供电力,电动机带动刀片切削膨化食品。充分利用能源;切料长度可以控制,并保证产品长度均一;无需人员操作切粒,节省大量劳动力,刀片设有保护罩,确保了劳动人员的生产安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种食品膨化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种食品膨化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种食品膨化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机架 11.电灯 2.动力机 21.打火开关 3.主动轮 4.从动轮5.料斗 51.出料口 61.膨化腔体 611.进料口 71.电动机72.刀片 73.保护罩 8.发电机 9.电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食品膨化机,包括机架1、动力机2、主动轮3、从动轮4、料斗5、膨化装置、切刀机构、发电机8和电瓶9,所述膨化装置包括膨化腔体61与挤压螺杆;所述动力机2为柴油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万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万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7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