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胆道扩张T型双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7101.8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7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骆助林;田伏洲;汤礼军;汪涛;任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助林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61008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道 扩张 型双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胆道扩张T型双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胆囊疾病是常见多发病,特别是随着胆道手术的广泛开展以及腹腔镜的普及应用,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左右肝管汇合后形成肝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下缘下行与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于肝固有动脉右侧和门静脉右前方下行,于十二指肠后方进入后内壁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成人胆总管直径6-8mm,长70-90mm,肝总管直径约5mm,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处在胆囊切除时常易被误伤,术后可能发生胆管狭窄,并产生并发症,这无疑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康复,为解决此类现象的出现,现虽有用于胆肠的吻合术的T型引流管,如申请号为200420095834.7的胆肠吻合术吻合引流管,有一定的使用效果,但由于采用多腔多球囊结构,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使用效果不尽人意,因此胆道引流管上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胆道扩张T型双腔引流管,可有效解决胆管对端吻合修复术后胆汁引流,又能术后渐进扩张胆管、预防远期胆管吻合口狭窄的胆道支撑扩张,恢复胆道生理完整性,防止胆道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引流短导管和引流长导管,引流短导管中部和引流长导管一端垂直相连,构成管腔互通的T型引流结构,引流长导管内壁上有连为一体的进气管,进气管外端伸出引流长导管另一端外侧壁,进气管内端与密封装在引流短导管外面的球囊相连通,引流长导管与进气管构成双腔结构,引流短导管与球囊为同心的长圆形,引流短导管两端与球囊密封内面相连处在引流短导管上装有定位显示标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生产制造,且制造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扩张作用是渐进性可调节的,有效用于胆道损伤一期手术中,避免医源性性胆道损伤二期治疗长时间等待手术,大大减轻了病人痛苦,利于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球囊剖开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流长导管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引流短导管的B-B向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流短导管和引流长导管,引流短导管4中部和引流长导管1一端垂直相连,构成管腔8互通的T型引流结构,引流长导管内壁上有连为一体的进气管6,进气管外端伸出引流长导管另一端外侧壁,进气管6内端与密封装在引流短导管4外面的球囊2相连通,引流长导管与进气管构成双腔结构,引流短导管与球囊为同心的长圆形,引流短导管4两端与球囊2密封内面相连处在引流短导管上装有定位显示标志5。
所述的引流长导管的外端7和进气管外端3内面均为圆锥形(即圆锥形接头);
所述的球囊2充气后截面直径8-12mm,球囊两端各距短导管端口2mm;
所述的引流短导管长44mm,外径4-6mm,引流长导管长300mm,外径4-6mm;
所述的进气管6截面外直径≤引流长导管截面内直径的1/3;
所述的球囊、进气管均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的长圆形体,医用高分子材料为聚氯乙烯、天然橡胶、聚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聚苯乙烯、硅橡胶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构成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胆道术后胆汁引流和胆管吻合口渐进扩张的T型双腔球囊扩张引流管,球囊通过引流长导管管壁内的进气管,在引流长导管的后部经开口与外界相通。球囊和注气管通道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或者高分子复合材料,使球囊能够承受反复500次以上充气放气。所述的连接气囊的进气管位于长导管管壁,在长导管末端与导管分离并单独开口。
本实用新型短导管外包裹的球囊,在球囊充满后即使高压注气时,球囊容积和外径仍可保持恒定,不会无限扩大。在胆管损伤后进行胆管对端吻合修复手术时,将该实用新型置入胆管内,便于术后胆汁引流和胆管吻合口渐进扩张。在腹腔镜或者开腹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胆管损伤时,若损伤的胆管断端适于一期侧壁修补或者对端吻合,即可在吻合时在吻合口置入大小合适的T型双腔球囊扩张引流管,按照胆管探查手术常规放置T型胆道引流管的方法进行,两短臂分别放入远端和近端胆管内,使球囊部分跨过胆肠吻合口,长臂穿过胆管壁经腹壁引出并固定于皮肤,球囊导管后部开口接引流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助林,未经骆助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7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冲床的刹车片结构
- 下一篇:用于导尿时的防滑落治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