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叶片槽的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977.9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王硕渊;冯瑞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叶片 润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式压缩机的润滑油路结构,尤其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叶片槽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旋转式压缩机中,叶片设于压缩机活塞外圈并在由压缩机气缸构成的叶片槽内往复运动,叶片与叶片槽的磨损问题是旋转式压缩机可靠性的薄弱点之一。其主要的原因是,叶片与叶片槽摩擦副之间的没有大量的润滑油输送,导致磨损加剧,提高压缩机的输入功率,严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为避免叶片与叶片槽的磨损,目前大都通过提高压缩机气缸内油池油面位置和对叶片进行自润滑表面处理来解决磨耗问题。油位的提高会导致出油率增加,降低性能;而叶片自润滑处理大幅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叶片槽的润滑结构,利用本结构可以将润滑油输送给叶片,从而满足叶片与叶片槽之间的润滑需求,减少叶片与叶片槽的磨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降低叶片与叶片槽之间的摩擦损失,降低压缩机的输入功率,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叶片槽的润滑结构包括气缸、上缸盖、下缸盖、活塞和叶片,所述上缸盖和下缸盖分别设于所述气缸两端,所述活塞设于所述气缸内,所述叶片设于所述活塞外圈并位于气缸的叶片槽内,所述上缸盖或下缸盖设有油孔,所述油孔分别连通所述活塞内腔和气缸的叶片槽。
由于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叶片槽的润滑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润滑结构包括气缸、上缸盖、下缸盖、活塞和叶片,所述上缸盖和下缸盖分别设于所述气缸两端,所述活塞设于所述气缸内,所述叶片设于所述活塞外圈并位于气缸的叶片槽内,所述上缸盖或下缸盖设有油孔,所述油孔分别连通所述活塞内腔和气缸的叶片槽。本结构可以将活塞内腔的润滑油输送给叶片,从而满足叶片与叶片槽之间的润滑需求,减少叶片与叶片槽的磨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降低叶片与叶片槽之间的摩擦损失,降低压缩机的输入功率,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叶片槽的润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叶片槽的润滑结构包括气缸1、上缸盖2、下缸盖3、活塞4和叶片5,所述上缸盖2和下缸盖3分别设于所述气缸1两端,所述活塞4设于所述气缸1内,所述叶片5设于所述活塞4外圈并位于气缸1的叶片槽6内,所述上缸盖2或下缸盖3设有油孔7,所述油孔7分别连通所述活塞4内腔和气缸1的叶片槽6。
在旋转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活塞内腔的润滑油通过上缸盖或下缸盖设置的油孔流入气缸的叶片槽内,从而提供叶片与叶片槽摩擦副的充分润滑,降低了叶片往复运动的阻力及磨损,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压缩机的输入功率,提高压缩机的性能。根据本润滑结构的原理,针对双缸压缩机,向叶片槽输送润滑油的油孔可开于双缸压缩机两个气缸之间的中间板上,起到将压缩机活塞内腔的润滑油输送至叶片槽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