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的自洁反吹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554.7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7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蓝天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空气压缩机 空气 过滤器 反吹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的自洁反吹管道,具体是一种空分生产系统中二期空分供一期离心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的自洁反吹管道。
背景技术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一级进空气要求,是空气中的粉尘、机械杂质过滤率规范要求在99.98%。自洁式空气过滤器为长期不间断使用设备,为达到长期、畅通、有效、安全使用,本身已自带自洁空气反吹系统控制设备。而目前空分生产系统中的二期空分和一期空分生产设备为独立生产线,二期投入使用时暂停一期空分生产设备,又继续利用一期原料空压机为二期空分提供生产原料空气,对此,一期空压机的自洁空气过滤器无反吹气源,空压机不能正常、长期、稳定生产。并且空分制造设计由空压机自身提供压缩后湿空气作为反吹气源,如果长期使用湿空气会对自洁空气过滤器造成损坏、堵塞,同时会增加电耗,这势必减少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离心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的自洁反吹管道,以空分生产系统中的二期空分中净化的干燥空气作为反吹气源,将管道从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引出后与一期空压机反吹气源管道相连接,避免了因使用湿空气反吹自洁而导致空气过滤器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的自洁反吹管道,其特征在于自洁反吹管道是从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引出后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一期空分空压机自洁过滤器反吹气源管道、一期空分仪表控制气源管道用法兰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与二期空气纯化室的纯化后干燥空气的引出管道相连通。
再改进,所述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一期空分空压机自洁过滤器反吹气源管道和一期空分仪表控制气源管道上分别设有控制阀。
最后,所述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的直径在60~70mm,所述一期空分空压机自洁过滤器反吹气源管道和一期空分仪表控制气源管道的直径在30~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由二期空分空气净化、干燥设备后的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直接与一期空压机反吹气源管道相连接,这样就采用纯化的干燥空气作为反吹气源,就消除了原先空压机自身提供压缩后湿空气作为反吹气源对空气过滤器的损坏,避免了因自洁空气过滤器的损坏而对空压机增压叶轮的损坏危险,以及因空气过滤器使用寿命减少而需提前更换增加生产成本,起到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离心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的自洁反吹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1图所示,一种离心空气压缩机自洁空气过滤器的自洁反吹管道,是从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1引出,以二期空气纯化室7的纯化后干燥空气作为自洁反吹气源,引出后的自洁反吹气源管道1通过连接管道10分别与一期空分空压机自洁过滤器8反吹气源管道2、一期空分仪表控制气源管道5用法兰4和6连接;其中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1与二期空气纯化室7的纯化后干燥空气的引出管道9相连通,在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1、一期空分空压机自洁过滤器反吹气源管道2和一期空分仪表控制气源管道5上设有控制阀3,二期纯化后空压机自洁反吹气源管道1的直径为65mm,一期空分空压机自洁过滤器反吹气源管道1和一期空分仪表控制气源管5的直径在32mm。本实用新型消除了空压机压缩后湿空气对自洁纸质空气过滤器的损坏、堵塞、增加电耗的缺陷。避免了因使用湿空气反吹自洁纸质空气过滤器的损坏而对空压机增压叶轮的损坏危险,以及对纸质空气过滤器减少使用寿命而提前更换增加生产成本,起到了节能减排、环境污染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蓝天气体有限公司,未经舟山蓝天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