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补偿空气预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5389.5 | 申请日: | 201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8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曹颖;谭兆强;安娅琳;张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庆年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 空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用空气预热器装置,尤其涉及自补偿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管式空气预热器由于结构简单、安装检修方便,其应用非常普遍。但该类空气预热器由于冷空气入口处壁温较低,容易发生低温腐蚀,也容易因结露导致冷空气入口处出现烟灰粘结现象,发生灰堵,影响空气预热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补偿空气预热器,在现有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基础上,将冷空气入口处和热空气出口处的管子换成热管,并进行连接,利用热空气出口处热空气和烟气平均温度较高,通过热管内的介质加热冷空气入口处的管子,提高其烟气侧的壁温。从而避免出现低温腐蚀和灰堵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补偿空气预热器,包括有空气预热器管、管板、上联络管、夹套式热管和下联络管。排列设置的空气预热器管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补偿空气预热器的主体件,在空气预热器管的上端内和下端内连接设置有管板,形成一侧为冷空气入口处,另一侧为热空气出口处的形式,在冷空气入口处和热空气出口处的空气预热器管上,设置有夹套式热管,夹套式热管的上端,连接设置有上联络管,在夹套式热管的下端,连接设置有下联络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补偿空气预热器,靠近空气预热器冷空气入口处和热空气出口处的空气预热器管设置成夹套式热管的形式,夹套式热管上部开孔与上联络管连接,夹套式热管下部开孔与下联络管连接,将冷空气入口处的夹套式热管上部通过上联络管与热空气出口处夹套式热管上部连接,将冷空气入口处的夹套式热管下部通过下联络管与热空气出口处夹套式热管上部连接。热管介质在由夹套式热管的夹套和上下联络管组成的空间内。设备制造完,系统连接后,抽真空,充入热管介质,进行封闭。空气预热器平均出口烟温一般设计为150℃,热空气出口温度通常设计为110℃。在常规的管式空气预热器中,热空气出口处的管子壁温约为(150+110)/2=130℃,冷空气入口处管子壁温约为(150+20)/2=85℃。实际上由于冷空气入口处烟气与空气的换热量大,热空气出口处烟气与空气的换热量小,其热空气出口处管子壁温要比上述值还要高,而冷空气入口处管子壁温则还要 低一些,其温差也更大。因此在热空气出口处和冷空气入口处采用夹套式热管并通过上联络管下联络管连接后,可以通过热管介质利用热空气出口处的热量加热入口处的冷空气,并提高入口处烟气侧的管壁温度。从而减少低温腐蚀和灰堵现象。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增加热空气出口、冷空气入口采用夹套式热管的数量和管排数,通过更多夹套式热管的换热,来增加冷空气入口处的换热量,提高冷空气入口处烟气侧的壁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传统管式空气预热器进行重新设计,在冷空气入口处和热空气出口处采用夹套式热管,通过联络管将两处的夹套式热管连接成一个系统。利用热空气出口处管子壁温较高,冷空气入口处管子壁温较低的特点,通过热管介质进行换热,增加冷空气入口处的换热量,提高管子烟气侧的壁温,减少低温腐蚀和灰堵现象,延长空气预热器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预热管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补偿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为主视图,附图2为A—A的剖面图。1—空气预热器管 2—管板 3—上联络管 4—夹套式热管 5—下联络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补偿空气预热器,包括有空气预热器管1、管板2、上联络管3、夹套式热管4、下联络管5。排列设置的空气预热器管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补偿空气预热器的主体件,在空气预热器管1的上端内和下端内连接设置有管板2,形成一侧为冷空气入口处,另一侧为热空气出口处的形式,在冷空气入口处和热空气出口处的空气预热器管1上,设置有夹套式热管4,夹套式热管4的上端,连接设置有上联络管3,在夹套式热管4的下端,连接设置有下联络管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补偿空气预热器,靠近空气预热器冷空气入口处和热空气出口处的空气预热器管设置成夹套式热管4的形式,夹套式热管4上部开孔与上联络管3连接,夹套式热管4下部开孔与下联络管5连接,将冷空气入口处的夹套式热管4上部通过上联络管3与热空气出口处夹套式热管4上部连接,将冷空气入口处的夹套式热管4下部通过下联络管5与热空气出口处夹套式热管上部连接。热管介质在由夹套式热管4的夹套和上下联络管组成的空间内。设备制造完,系统连接后,抽真空,充入热管介质,进行封闭。空气预热器平均出口烟温一般设计为150℃,热空气出口温度通常设计为110℃。在常规的管式空气预热器中,热空气出口处的管子壁温约为(150+110)/2=130℃,冷空气入口处管子壁温约为(150+20)/2=85℃。实际上由于冷空气入口处烟气与空气的换热量大,热空气出口处烟气与空气的换热量小,其热空气出口处管子壁温要比上述值还要高,而冷空气入口处管子壁温则还要 低一些,其温差也更大。因此在热空气出口处和冷空气入口处采用夹套式热管并通过上联络管下联络管连接后,可以通过热管介质利用热空气出口处的热量加热入口处的冷空气,并提高入口处烟气侧的管壁温度。从而减少低温腐蚀和灰堵现象。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增加热空气出口、冷空气入口采用夹套式热管的数量和管排数,通过更多夹套式热管的换热,来增加冷空气入口处的换热量,提高冷空气入口处烟气侧的壁温。在冷空气入口处和热空气出口处采用夹套式热管4作为空气预热器管,并用上联络管3和下联络管5将冷空气入口处的夹套式热管4和热空气出口处的夹套式热管4进行连接。在夹套式热管4的夹套和上下联络管组成的空间内抽真空,并充入热管介质,进行封闭。对暴露在外部的联络管进行保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传统管式空气预热器进行重新设计,在冷空气入口处和热空气出口处采用夹套式热管,通过联络管将两处的夹套式热管连接成一个系统。利用热空气出口处管子壁温较高,冷空气入口处管子壁温较低的特点,通过热管介质进行换热,增加冷空气入口处的换热量,提高管子烟气侧的壁温,减少低温腐蚀和灰堵现象,延长空气预热器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预热管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未经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5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钢窗窗扇防盗装置
- 下一篇:幕墙防结露隔音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