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机油磁化滤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4025.5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卢功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功洋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机油 磁化 滤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新型机油磁化滤清装置,属于内燃机机油滤清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是,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部件相互之间存在机械摩擦,该摩擦将导致运动部件磨损并产生相应的金属颗粒和积碳杂质,金属颗粒和积碳杂质掺杂在机油中并随着油路循环给其他部件带来磨损,特别是磨损会产生一些粒径较大的金属颗粒,这些较大粒径的金属颗粒会对其他部件进一步产生较严重的磨损,长久如此,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金属颗粒和积碳杂质掺杂在机油中,因此,一段时间后,机油的成分和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且纯度黏度和润滑性能明显下降,从而加快发动机部件的磨损老化,缩短机油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所以较大粒径的金属颗粒对于发动机和机油来说是有害的,又称为有害金属颗粒,必须除去。在发动机的运动部件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中,除了粒径较大的有害金属颗粒之外,还含有一些粒径相对较小的金属微粒,这些金属微粒经过磁化可使粘附在其表面上的机油一同有效吸附在发动机机件的表面形成润滑层,因此,这些金属微粒是需要保留在机油中并能够通过磁化之后加以利用的,又称为有益金属微粒。
为了在除去有害金属颗粒的同时对有益金属微粒进行有效利用,可以使用现有的磁性机油滤清器,该磁性机油滤清器在利用磁铁吸附机油中混合的有害金属颗粒的同时对机油进行相应的磁化。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922327A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磁性滤清器,其包括现有的机油或燃油滤清器,在现有的机油或燃油滤清器中心管内设有至少一个磁铁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磁铁,用于吸附机油或燃油中的铁磁性杂质以及对油体进行磁化.在对上述机油滤清器进行拆卸的过程当中,所述机油滤清器的部件之间无扣合或者嵌套关系,均为零散的结构,这样,在对这些零部件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时,不能使所述机油滤清器的零部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卸和组装,操作步骤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磁化滤清装置部件之间无扣合或者嵌套关系,均为零散的结构,不能使所述机油滤清器的零部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拆卸和组装,使得操作步骤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型机油磁化滤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机油磁化滤清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进油孔和出油孔;
滤芯,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位于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出油孔之间;以及
磁铁,由支撑构件支撑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滤芯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密封啮合连接的盖子壳体和底座壳体;所述支撑构件由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支座和与所述支座可拆卸啮合连接的支架组成;所述支座具有朝向所述支架的支座卡合部,所述支架上具有与所述支座卡合部相对应的朝向所述支座的支架卡合部,所述滤芯可夹持布置在所述支座卡合部和所述支架卡合部之间,所述支撑构件通过与扣合部件配合安装在所述盖子壳体或所述底座壳体之一上而装配连接成一总成件。
所述扣合部件为固定在所述盖子壳体上的固定架,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架嵌套在所述固定架中。
所述固定架成型有向内突出的支撑台;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支架具有支承在所述支撑台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盖子壳体之间设置有沿轴向施加偏压压力的弹性件。
所述固定架具有数个沿轴向延伸且周向相间布置的凸楞,所述凸楞内侧的径向尺度大于所述支撑台的内缘尺度;所述安装部为圆盘状,所述安装部的径向尺度大于所述支撑台的径向内缘的尺度,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凸楞对应的位置成型有适于所述凸楞嵌入的滑槽。
所述支架朝向所述支座的端面成型有磁化凹槽,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磁化凹槽内,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磁化凹槽的开口处的磁化盖板盖合将所述磁铁固定在所述磁化凹槽内。
所述支座由支座本体与支座连接部构成;所述支架由支架本体与支架连接部构成;所述支座本体与所述支座连接部之间和/或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连接部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座连接部与所述支架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支撑部为筒状,在所述支撑部的筒壁上成型有网孔;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筒状所述支撑部内。
所述支座通过止回垫片上的支承隔壁支承在所述底座壳体上,所述止回垫片上的所述支承隔壁将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出油孔隔开,所述止回垫片的裙缘同时对所述进油孔进行单向截止,所述支座与所述止回垫片接触的端面上成型有嵌槽,而在所述止回垫片与所述支座接触的部位成型有与所述嵌槽配合的嵌合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功洋,未经卢功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4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