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尘室无高架地板用格子梁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781.2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游昌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盛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穆文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尘室无高架 地板 格子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建筑物的格子梁模具,尤指一种用于建造无高架地板用格子梁的免拆式模具。
背景技术
高科技产业或实验室的无尘室,为了使内部洁净无尘,通常会在无尘室的楼层板中设置穿孔形成格子梁,而可通过穿孔提供空气垂直流通,可得较高的空气洁净度,在制程中所产生的尘埃可快速排出无尘室外而不会影响其他工作区域。
早期建造格子梁是用木造模具进行灌浆再脱模,而预铸形成格子梁,再在格子梁表面涂布环氧树脂,但由于其费时且完工品质不稳定,目前已逐渐被免拆式模具取代,例如公告号为“M283031”号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案所揭示的一种非脱模型无尘室空调用的格子梁模具,其具有一底座,底座中形成一穿孔,穿孔周缘向上延伸形成圆管,圆管周面设置数片定位翼片,各定位翼片上设置空缺部,使灌着的混凝土能填入空缺部中咬合定位翼片,使格子梁模具的设置能达到更为稳固的功效。
再例如公告号为“I316106”号的中国台湾发明专利案所揭示的一种免拆式模具,其包含有一第一套管及一第二套管;该第一套管一端为一第一缩管口,另一端为一第一管口;该第二套管可对应置入第一管口内,该第二套管的一端管口外缘水平延伸有一第一连接面,该连接面的自由边又向上垂直延伸形成一框架,该第二套管外侧环设有外凸缘且可抵顶在第一管口的顶面及该连接面的背面。上述免拆式模具在实际使用时,是先将多个固定底座放置并固定在建筑模板上预设的多个开口位置,其次,分别将多个第一套筒套设于各固定底座上,再将第二套管组配在第一套管上且在上方置放一临时盖,由第一套筒外侧浇置混凝土至第一预设高度,通过一高度调整装置调整该第二套筒与该第一套筒之间的距离后,浇置混凝土至第二预设高度,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拆除固定底座、临时盖及建筑模板。即可形成具有格子梁的楼层板。
然而,在上述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了两次灌浆的过程,两次灌浆的过程之间存在时间差距,导致两次灌浆形成的混凝土结构中产生施工缝,在震动或温差时即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痕,影响其结构稳定度,当具有裂痕的区域面积较大时,对完工后楼地板抗微震的效果会有负面影响,且第二次灌浆混凝土表面不够平整时,因混凝土会在一定时间内凝固,对于楼板面积较大数量较多的模具施工时,要以工具将所有混凝土表面修饰为与第二套筒上缘平整有其困难度因此仍有待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免拆式格子梁模具无法提供一次灌浆成型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有一种无尘室无高架地板用格子梁模具,其可达到提供一次灌浆成型的创作目的。
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无尘室无高架地板用格子梁模具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含有:设置一筒模及一筒盖;该筒模具有一底座,该底座中央处为一圆形贯孔,该底座朝向上方延伸形成有一筒身,该筒身为锥形圆管体,该筒身的两端具有开口且顶端开口小于底端开口;该筒盖为一圆盘体且外周壁面形成为具有斜度的斜突壁,该斜突壁的顶环外径大于其底环外径,该斜突壁的底环外径大于该筒身顶端外径,该筒盖底端设有一嵌合部,该筒盖的嵌合部设置于该筒身的顶端开口中。
所述的无尘室无高架地板用格子梁模具,其中该嵌合部为圆环体且外径匹配于该筒身的顶端开口的内径。
所述的无尘室无高架地板用格子梁模具,其中该底座上设有多个定位翼片,各定位翼片连接该筒身底端处的外壁面。
所述的无尘室无高架地板用格子梁模具,其各定位翼片上分别设有缺口。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以多个模具相互并列设置且以底座相互连接,可提供在各模具的筒模外侧一次灌浆成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上具有多个穿孔形成格子梁,各穿孔的顶端孔缘处形成与斜突壁相对应的凹环部,在筒盖被拆除后,可在凹环部中置入衬环及充填填缝胶,利用填缝胶可以使衬环相对于灌浆完成后的混凝土楼板表面作相对应的调整,使衬环上缘高于混凝土楼板表面一预定高度,再在格子梁混凝土楼板表面上方以环氧树脂施作地坪,使环氧树脂地坪表面与衬环上缘平齐,再在衬环中置放一高度与衬环高度相配合的盖板,即可完成施作,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可提供一次灌浆完成的优点,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前后两次灌浆施作工法,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所提供的施作工法不仅施工上较为容易,且所成型的格子梁结构较为致密及具有更佳的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以多个模具相互结合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实际建造格子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盛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元盛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