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防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436.9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7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牟一平;魏云海;徐晓武;周育成;邵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一平;魏云海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套。
背景技术
临床手术过程中,常常用到剪刀、血管钳等器械,其中血管钳起到了分离解剖组织,夹持皮肤、脏器、组织血管的作用。在进行人体外科手术,血管钳正是被作为有效地工具加以利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例如在腹腔镜手术中,标本取出需开放小切口,使用血管钳时,由于血管钳头部两臂之间无隔离层,切口下方肠管等脏器容易凸入到血管钳头部两臂之间,不仅使得操作者难度增加,更易对患者造成不利之影响。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1120327005.7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血管钳,主要包括钳臂、指环,销体,两个钳臂之间通过销体铰连接,钳臂末端设有指环,钳臂前端内部设有支臂,并且通过定位螺栓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防护套,该种防护套适用于各种医用钳,在使用套有防护套的医用钳的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组织及脏器凸入血管钳头部两臂之间,使操作更加方便,并可避免误夹,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医用防护套,它包括两个套管、设于套管之间的隔离介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两个所述套管的一端一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隔离介质为隔离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适用于各种医用钳类器具,在实际操作中,有效避免误夹凸入的组织及脏器;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可以为软管,软管一般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或乳胶,也可以为塑形管,即硬质塑料管,其形状应与相关的医用钳类器具相配;隔离介质采用弹性材料或棉纱线之类软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隔离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防护套,它包括两个套管1,套管1之间设有隔离介质2;隔离介质2为隔离线;两个套管1的一端一体连接形成V形。
套管1可以为软管,软管一般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或乳胶;隔离介质2采用弹性材料或棉纱线之类软线。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医用防护套,它包括两个套管1,套管1之间设有隔离介质2;两个套管1分开设置;隔离介质2为隔离线;套管1可以为软管,软管一般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或乳胶;且套管1也可以为塑形管,其形状应与相应的医用钳类器具相配;隔离介质2采用弹性材料或棉纱线之类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一平;魏云海,未经牟一平;魏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人体秤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汽车油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