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氮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115.9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华;韩固勇;于卿枝;邓建;陆璐;张强;牛伟恒;刘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昌华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分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氮气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膜分离法分离空气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其中制取高纯度、低露点氮气的制氮气设备主要由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隔膜压缩机、冷却器、换热器、蒸发器、中空纤维膜器、电加热器、除氧器、干燥器、水泵、储气罐等组成。其工艺流程通常为:空气经过滤器过滤后被空气压缩机压缩,压力升高到1.25MPa左右,同时,完成初步的冷却、除水、除油、除尘,进入冷干机进行深度冷却到5℃左右,尽可能地除去空气中的水分,经过滤器过滤、电炉加热,温度升高到45℃左右后再进入中空纤维膜器,被中空纤维膜器分离后的气体分为两股:透过侧的废氧气体排空,未透过膜层的氮气进入除氧器,在除氧催化剂的作用下,普氮中的微量氧气被除去,进入冷却器冷却,温度下降到接近室温后,进入干燥器,在干燥器中的吸附剂作用下,实现深度干燥,出口氮气的露点可达-65℃以下,变成高纯度、低露点的氮气,高纯度的氮气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贮气罐,最后,被隔膜压缩机压缩后充入气瓶。
所述工艺流程,压缩空气进入中空纤维膜器前,需尽可能地减少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又由于中空纤维膜器在45℃左右时的工作状态最佳,为了保证中空纤维膜器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在空气进中空纤维膜器前设置了一个冷干机组及一个电炉,让压缩空气先通过冷干机组进行冷却,压缩空气出冷干机组的温度达到5℃左右,分离出水分,然后压缩空气通过电炉加热,确保压缩空气进中空纤维膜器时温度在45℃左右。
所述工艺流程,氮气在除氧器内的温度为180℃左右,只有在这样的高温下才能够顺利地将氮气中的微量氧气清除,进入干燥器时氮气的温度又需维持在室温,因此,在除氧器与干燥器之间设置了一个冷却器,用来降低氮气的温度。另外,隔膜压缩机压缩氮气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让隔膜压缩机正常工作并降低压缩机工作时的能耗,需将隔膜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因此,在此工艺流程中,另设一个冷水系统,循环水先经过制冷机组,把热量传给制冷机组,水温降低到25℃左右进入冷却器及隔膜压缩机,将热量带出,如此往复。
所述工艺流程,压缩空气首先被冷却到5℃左右,然后又迅速被电炉加热到45℃左右,循环水出隔膜压缩机及冷却器的温度是高于45℃的,这时的热水没有用来加温空气,而是直接进入冷水机组的换热器,消耗制冷机组产生的冷量。这种设计存在明显缺陷,造成了系统能量极大的浪费,增加了单位氮气产品的能耗,有改进以降低生产单位氮气产品能耗的现实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制氮气设备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能耗低的制氮气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昌华,未经黄昌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撕即用的自行车座和车把防水膜
- 下一篇:一种带有四块拼接的反光镜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