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电站电机专用测温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1092.1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2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发;柴庆龙;黄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清凉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7/29;H01B7/36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电机 专用 测温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用电机领域,特别提供一种专用于核电站用电机的测温电缆。
背景技术
核电站用电机必须满足核电站恶劣工况要求,要求能承受地震、辐照、高温高湿、强酸强碱、海洋气候腐蚀、温度冲击等,一般核电站用电机的测温电缆无法满足上述恶劣环境下使用要求。目前,一般核电站用电机使用的测温电缆其结构由内而外依次是:镀银导体、聚烯烃内层、屏蔽层、聚烯烃外层,这种结构有以下缺陷:构成镀银导体的电缆线芯截面积都在0.35mm2以上,直径太粗,且镀银导体外包裹了聚烯烃层,使整个镀银导体只能在9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长期工作,达不到电机要求的工作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核电站用电机专用测温电缆,能满足核电站用电机的使用工况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三组电缆线芯组成的镀银导体,镀银导体是由三组电缆线芯组成,每一组电缆线芯外均包裹有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内层,三组包裹有聚酰亚胺薄膜内层的电缆线芯外包裹有一层内绝缘层,内绝缘层外包裹有一层屏蔽层,屏蔽层外包裹有一层外绝缘层,外绝缘层外包裹有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外层。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线芯截面积小于0.35mm2,镀银导体外包裹了聚酰亚胺薄膜层,使本实用新型可在200℃左右的温度下保持长期工作而不损坏,能够适应核电站特殊应用环境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中:1.镀银导体;2.聚酰亚胺薄膜内层;3.内绝缘层;4.屏蔽层5.外绝缘层;6.聚酰亚胺薄膜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镀银导体1,镀银导体1位于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中间,镀银导体1是由三组电缆线芯组成,每一组电缆线芯的截面积是0.10mm2~0.20mm2,每一组电缆线芯是由多股直径相同的缆芯组成。在每一组电缆线芯外均包裹有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内层2。在三组包裹有聚酰亚胺薄膜内层2的电缆线芯外再包裹有一层内绝缘层3,在内绝缘层3外再包裹有一层屏蔽层4,屏蔽层4起抗干扰作用。在屏蔽层4外再包裹有一层外绝缘层5,在外绝缘层5外再包裹有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外层6。
三组电缆线芯外包裹的聚酰亚胺薄膜内层2分别是三种不同的颜色,即三个聚酰亚胺薄膜内层2用三种不同颜色的聚酰亚胺薄膜制作,制成测温元件信号传输导线。聚酰亚胺薄膜内层2的颜色可根据核电机需要配色。聚酰亚胺薄膜内层2和聚酰亚胺薄膜外层6的层薄且耐高温。内绝缘层3和外绝缘层5用软胶制作,起绝缘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清凉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清凉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81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