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疫结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9574.3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9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疫 结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免疫印迹实验的免疫结合器。
背景技术
免疫印迹实验免疫沉淀、蛋白印迹等实验方法,其研究过程需将蛋白质转移到印迹膜上,然后利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对蛋白质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多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该方法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与目的蛋白的结合是关键步骤。
目前该步骤所用的方法大体有两种:贴膜法和封袋法,贴膜法是将载体膜贴在玻璃板上,在膜上均匀滴加抗体;封袋法是将载体膜夹在两层朔料膜之间将塑料膜用封口机焊成封闭的塑料袋,在当中加入抗体。贴膜和封袋之后,可以将固相载体膜置于室温或4℃进行孵育结合。
现存方法的缺点有:
第一,操作繁琐,不便于高通量多靶点同时检测;
第二,免疫试剂回收困难,浪费较大;
第三,对实验手法要求较高,普通检验人员难以做出可靠结果等。
因此,设计一种易于操作,能够实现高通量多靶点同时检测的免疫结合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免疫结合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高通量检测,可以对孵育不同免疫球蛋白的多张印迹膜同时进行实验;且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初学者经过简单培训即可达到熟练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疫结合器,包括底板、电机以及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电机盒和支架,所述电机盒和支架相对设置,电机盒内设有电机,电机盒的一侧设为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以及电机的调速旋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设有一同转轴同步运动的转盘,转盘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设离心管的离心管插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转盘为圆形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多个供50ml离心管穿设的50ml离心管插孔和多个供10ml离心管穿设的10ml离心管插孔。
优选地,多个50ml离心管插孔呈圆环形分布在转盘的外缘上。
优选地,多个10ml离心管插孔呈圆环形分布在转盘的中部。
使用本发明,可以将固相载体膜直接放置于实验室常用的50ml或10ml离心管中,将免疫试剂和印迹膜加入离心管,拧好管盖,插在本发明上特定的插孔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第一,实现了高通量检测,可以对孵育不同免疫球蛋白的多张印迹膜同时进行实验;
第二,免疫试剂回收完全,避免浪费;
第三,方法简单易行,初学者经过简单培训即可达到熟练操作;
第四,本发明体积合适,可以置于实验室常规配备的生物安全柜或层析柜中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免疫结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疫结合器,包括底板12、电机以及电源线1,所述底板12上方设置有电机盒6和支架10,所述电机盒6和支架10相对设置,电机盒6内设有电机,电机盒6的一侧设为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上设有电源开关2、电源指示灯3以及电机的调速旋钮4,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中部设有一同转轴11作同步运动的转盘7,转盘7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设离心管的离心管插孔,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10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所述转盘7为圆形转盘,所述转盘7上开设有多个供50ml离心管穿设的50ml离心管插孔8和多个供10ml离心管穿设的10ml离心管插孔9。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多个50ml离心管插孔8呈圆环形分布在转盘7的外缘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多个10ml离心管插孔9呈圆环形分布在转盘7的中部。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免疫结合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2、电机以及电源线1,所述底板12上方设置有电机盒6和支架10,所述电机盒6和支架10相对设置,电机盒6内设有电机,电机盒6的一侧设为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上设有电源开关2、电源指示灯3以及电机的调速旋钮4,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中部设有一同转轴11作同步运动的转盘7,转盘7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设离心管的离心管插孔,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10上。本实用新型的设有控制面板,易于对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和调整,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同步运动,进而驱动转轴上的转盘作同步的圆周运动。操作者只需通过操作控制面板上的调速旋钮即可,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9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干式智能负载箱
- 下一篇:带盖板的带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