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平移范围宽的电火花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8496.5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程君;谢相久;杨立华;杨仲喜;崔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75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平移 范围 电火花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在型材轧辊等多孔型轧辊上刻字的电火花加工设备,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轧钢企业多使用电火花设备对轧辊进行刻字,以便使轧出的钢材带有所需的标识。但由于传统电火花设备的电极支架平移范围较小,而轧辊上需要刻字的位置较多,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在刻字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移动轧辊并进行多次对准后才能完成所有标识字的蚀刻,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和操作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电极平移范围宽的电火花加工设备,以降低操作复杂程度和操作难度,提高刻字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极平移范围宽的电火花加工设备,构成中包括电火花机和附加电极平移装置,所述附加电极平移装置包括附加电极支架、丝杠和丝母,所述附加电极支架固定在电火花机的原有电极支架上,所述丝杠平行于待加工轧辊并通过两个轴承与附加电极支架连接,其一端设置有手轮;所述丝母旋套在丝杠上并通过平行于丝杠的直线滑轨与附加电极支架连接,其下部固定电火花机的刻字电极。
上述电极平移范围宽的电火花加工设备,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附加电极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电火花机的基础上增设了附加电极平移装置,该装置利用丝杠幅扩大了电极的移动范围,因此操作者不需要移动轧辊即可利用电火花设备完成刻字,大大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和操作难度,从而提高了刻字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轴承座,2、轴承,3、螺钉,4、附加电极支架,5、原有电极支架,6、丝母,7、丝杠,8、手轮,9、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电火花机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能延长刀具(电极)工作行程的附加电极平移装置,该附加电极平移装置包括附加电极支架4、丝杠7、丝母6,附加电极支架4固定在电火花机的原有电极支架5上,丝杠7通过两个轴承座1安装在附加电极支架4上,丝杠7的一端安装一个用手转动的手轮8,丝母6与丝杠7配合,刻字的刀具(电极9)固定在丝母6上,通过手轮8带动丝杠7旋转来实现丝母6和刀具(电极9)的水平移动,这样就延长了电极9的移动行程,使电火花机能够满足轧辊的加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改造内容少、投资小、运行效果好等优点,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电火花机电极行程不够的问题,从而简化了轧辊刻字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改进后操作人员可在移动刀具(电极9)的同时观察刀具位置,使对刀更加方便,这样既减少了繁琐的操作程序,又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提高了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8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的自动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弹性攻丝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