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老人监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868.2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9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群;康景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盟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205;A61B5/145;A61B5/11;A61B5/01;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人 监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监护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老人的远程实时监护系统。
全球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在社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增大,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发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脑血栓、中风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抢救和治疗,将很快危及生命。在老人监护报警系统领域现有的一些产品如:家庭智能紧急呼叫系统、老人监护报警呼叫系统等,都是采用随带式紧急呼叫器,通过按下呼叫器上的按钮,将呼叫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室内的主机,再由主机传到救护中心。这种系统对于真正突发疾病而不能动弹的老人来说,实际操作性并不强,且其紧急呼叫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做到老人的全方位的监护。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老人监护装置的实用性不强,功能比较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并且能够构建高效的集中的以社区为单位的老人监护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老人监护系统,包括一老人随身佩带的状态信息采集装置,该状态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射频识别电子标签、GPS定位模块,第一处理器、第一显示器、以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射频识别电子标签、GPS定位模块、第一显示器以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均与该第一处理器连接;
一监控中心,该监控中心包括一监控计算机,该监控计算机连接有一数据库和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家庭成员监护终端,该家庭成员监护终端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显示器和第二处理器,该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显示器均与该第二处理器连接;
社区医院服务器,该服务器连接有第四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和第四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网络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包括脉搏计、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和血氧仪中的一种或其中一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包括测量老人活动时速度变化状况的加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包括测量老人活动时速度变化状况的加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状态信息采集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该第一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一报警按钮和一声光报警器,该报警按钮和声光报警器均与该第一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老人随身佩带的状态信息采集装置采集老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状态信息,并将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监控计算机、家庭成员监护终端和社区医院服务器,让家庭成员和社区医院医生第一时间实时获知老人的身体状态信息,从而对老人的身体及安全状况实时掌握,必要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
2、整个数据处理过程无需老人参与,监护系统自动完成,使用非常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老人监护系统,包括一老人随身佩带的状态信息采集装置,该状态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射频识别电子标签、GPS定位模块,第一处理器、第一显示器、以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射频识别电子标签、GPS定位模块、第一显示器以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均与该第一处理器连接;
所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包括脉搏计、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以及测量老人活动时速度变化状况的加速度传感器,
一监控中心,该监控中心包括一监控计算机,该监控计算机连接有一数据库和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一监控中心,该监控中心包括一监控计算机,该监控计算机连接有一数据库和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家庭成员监护终端,该家庭成员监护终端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显示器和第二处理器,该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显示器均与该第二处理器连接;
社区医院服务器,该服务器连接有第四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和第四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网络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盟网络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盟网络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圆柱体式心电图机四肢夹
- 下一篇:一种筷子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