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7106.2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6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蔡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能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外科手术中固定引流管的引流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实施手术后,一般需要留置引流管,在引流管留置期间,引流管固定是否稳固及引流是否通畅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因为导管移位脱落需要重新放置导管,会导致治疗效果和时间的延误,甚至会感染危及患者生命。为达到固定引流管的目的,传统的方法是将引流管用丝线缝合固定在病人皮肤上,这种方法有诸多不足:丝线缝合加重了组织创伤,更易引起感染;病人在术后的日常活动中牵扯到缝合部位会引起疼痛;引流管在日常活动中易被弯折,有可能会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若是造成丝线松开或者脱落,便要再次缝合以固定引流管。为此,一些引流管固定装置被发明出来,如中国专利201120041947公开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方设有与固定片一体成型的固定套,固定套的中心设有用于穿装引流管中心孔,中心孔贯穿固定套和固定片,所述固定套的外圆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卡装有可拆卸式夹紧机构,所述固定片和固定套上设有安装引流管的切缝,所述环形凹槽的下方固定套上套装有固定于患者身上的平贴构件。在现有的各种引流管固定装置中,均至少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部件组成,结构较复杂,其自身较重,由于与皮肤接触的部件均是采用胶粘剂固定于患者身上的,引流管固定装置自身越重,引流管越容易脱落,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引流管不易脱落的引流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固定底座和锁紧套组成,所述固定底座是一个由底部及基本呈中空圆筒的立管构成的一体件,该立管下部的外圆面上有外螺纹,其上部被分隔为多个弹性爪,所述锁紧套为中空的外形呈倒圆锥台形的筒状构件,锁紧套开口处的内圆面上有可啮合上述外螺纹的内螺纹,固定底座的底面上有胶粘剂。
在使用时,将固定底座粘贴固定于患者身上,引流管由立管及锁紧套内穿出,再旋转锁紧套,压迫弹性爪向内收缩并最终锁紧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仅由两个构件组成,结构简单,自重轻,不易脱落,方便地实现了发明目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固定底座和锁紧套均由轻质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各序号分别为:1、锁紧套;2、固定底座底部;3、立管;4、弹性爪。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它由均由轻质材料制成的固定底座和锁紧套1组成,所述固定底座是一个由固定底座底部2及基本呈中空圆筒的立管3构成的一体件,该立管下部的外圆面上成型有外螺纹,其上部被分隔成多个弹性爪4,所述锁紧套为中空的外形呈倒圆锥台形的筒状构件,锁紧套1开口处的内圆面上有可啮合上述外螺纹的内螺纹,固定底座的底面上有胶粘剂。在使用时,将固定底座粘贴固定于患者身上,引流管由立管及锁紧套内穿出,再旋转锁紧套,压迫弹性爪向内收缩并最终锁紧引流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由两个构件组成,结构简单,自重轻,不易脱落。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能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能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7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引器
- 下一篇:胆道穿刺留置导丝固定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