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弯旋转手术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6989.5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薛雁;李胜;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亮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手术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弯旋转手术电极,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对视野外组织或器官进行治疗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
背景技术
手术电极是手术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手术电极基本全是直形结构,用于完成医生视野范围内的切割、灼伤治疗。但对于有超越医生视野范围的组织或器官进行治疗师,直形手术电极不再适应。譬如在对心房颤动进行手术治疗时,直形手术电极则不能到达预先设定的迷宫路径,给手术治疗造成极大的障碍。再者,现有的手术电极上设置有导线,对于一次性的手术电极来说,无疑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于对视野外组织或器官进行治疗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包括形成使用者手持部的导电柄,导电柄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弯杆,弯杆的末端设置有对组织或器官进行手术的工作头;其特别之处在于:导电柄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供电连接器相配合的导电头;弯杆的末端设置有连接空腔,工作头上固定有与连接空腔过盈配合的连接杆;所述导电柄、弯杆和铰链的外围均设置有绝缘外套。
导电柄为杆状,配以绝缘层之后,可形成便于医生握持的部位;弯杆通过铰链转动地设置于导电柄上,可将弯杆与导电柄调整至不同的夹角。弯杆的末端开设有连接空腔,工作头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空腔的过盈配合实现与弯杆的连接,工作头用于对病人的器官或组织进行手术治疗。导电柄、弯杆和铰链的外围均设置绝缘外套,使得由导电头传导而来的电只作用于工作头上,而与其它部位处于绝缘状态,便于进行手术中的消融治疗。通过将导电柄与弯杆之间、弯杆与工作头之间的夹角设置为不同的角度,可使得工作头对医生视野外的三位空间内的部位进行消融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所述导电柄与工作头通过铰链相连接,弯杆与工作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导电柄、弯杆和工作头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所述供电连接器包括插头、与导电头相配合的连接头以及用于连接插头与导电头的导线。连接头与导电头相配合,避免了每个手术电极均设置导线所产生的浪费;插头与供电电源相连接,整个供电连接器用于将供电电源的电压传导至导电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所述导电柄与弯杆的夹角位于60~180°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所述工作头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工作头采用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适于不同手术场合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在导电柄的末端通过铰链连接有弯杆,再在弯杆上的末端以连接杆与连接空腔过盈配合的形式设置工作头,改变了以往手术电极单纯的直形形状,通过将导电柄与弯杆之间、弯杆与工作头之间的夹角设置为不同的角度,可使得工作头对医生视野外的三位空间内的部位进行消融治疗,使其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譬如在心房颤动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有意效果。通过在导电柄的外围设置绝缘外套,保证了整个手术电极的安全使用。通过设置供电连接器,避免了手术电极上设置导线的繁琐和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与供电连接器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导电柄,2绝缘外套,3工作头,4导电头,5铰链,6连接头,7导线,8插头,9弯杆,10连接杆,11连接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双弯旋转手术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导电柄1、绝缘外套2、工作头3、导电头4和铰链5、弯杆9、连接杆10和连接空腔11;所示的导电柄1为杆状,导电柄1的外围设置有绝缘外套2,以保证导电柄1与外部的绝缘。弯杆9通过铰链5转动固定于导电柄1的下端,导电头4设置于导电柄1的上端;弯杆9的外围也设置有绝缘外套2,以保证弯杆9部位与外界的绝缘。铰链5由设置于弯杆9上的连接轴和开设于导电柄1下端的轴孔组成,连接轴与轴孔为过盈配合,这样实现了导电柄1与弯杆9的夹角的改变和定位;铰链5的外围也设置有绝缘外套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亮,未经戴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6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